家具建材銷售復蘇 家電銷售紅火
在宏觀經濟維持弱復蘇的大環境中,不少細分領域回暖明顯,財經新聞版今起推出“回暖”系列報道,為讀者探尋支撐經濟向好趨勢的眾多“星星之火”。
3月中旬以來,家居裝潢市場各類商品銷售額環比、同比均呈現明顯增長。市貿易局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份,全市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銷售13.65億元,家具類銷售2.3億元,家居裝潢材料類銷售4.86億元,環比增長40%、50%和110%。
-裝潢商訂單滿滿
“五月份需要裝潢的房子有70多套,要是算上全年的訂單,已經奔500(套)了。”昨日下午,當寧波十杰裝飾負責人報出這份訂單數目時,記者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去年此時,一家裝飾公司手頭有20套房子的裝修訂單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由于預訂裝潢的客戶實在多,十杰公司計劃近期在慈溪、象山等地設立分公司,招募更多工人。“我們現在工程人員只有300人,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裝潢需求。”
春節后,在調控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下,購房需求集中釋放,家居裝潢生意也隨之熱了起來。據介紹,3月中旬以來,預訂房屋裝潢的以大房型為主,80%面積在12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之間。多數是出于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此外,一些裝潢商告訴記者,訂單顯示當前裝潢資金投入在每戶15萬元至30萬元之間,相當一部分已經超過去年每戶21萬元的平均投入水平。
鋪地板的沒了休息日
家居裝潢生意的火爆帶動了建材建筑裝潢材料的熱銷。
記者昨日在二號橋、現代商城等處看到,雖然天空下著雨,但挑選和購買家具、地磚、廚具的市民很多,進進出出的皮卡、電動三輪吆喝著開道。一些經銷商告訴記者,現在一天的營業額要比春節前后平均增長20%。
今年建材家具市場生意也比往年“復蘇”得早,“上半年一般生意冷淡,要到下半年才慢慢有起色,沒想到今年5月份不到生意就忙起來了。”現代商城一位家具經銷商告訴記者,她4月份共做了6筆生意,其中最大的一單金額在300多萬元。
昨日,記者從世友地板處了解到,4月中旬以來,購買和需要鋪地板的顧客數量大幅增加,而1至3月份市場上基本是訂的多,裝的少。
據介紹,世友地板現在有5組共10名工人從事地板鋪設,10個人白天忙個不停不說,有時晚上還要加班。“按一個組平均一天鋪60平方米計算,我們公司一天就要完成三套房子的地板鋪設任務。而去年此時一天也就一套房子的工作量。”
家電銷售剛性需求旺
經過“五一”期間的一輪促銷戰,應季家電銷售逐漸火熱起來。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近期的冰箱、空調和洗衣機等夏季三大件銷售量大幅上升。
本月底,國家對家電的節能補貼將到期,能否延續仍是未知數。家電賣場紛紛抓住這一時機,對節能家電優惠促銷。
記者在蘇寧天一店看到,三菱、伊萊克斯等國外品牌的節能空調價格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五六百元,加上廠家和商家的讓利措施,一臺1.5匹二級能效的國外品牌空調4000元就能買到,格力、美的等國內品牌的節能產品也降價不少。據介紹,“五一”以來,各大家電賣場的空調日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
設計亮眼的大容量冰箱、新材料智能型洗衣機……價格優惠之外,時下家電市場的另一大賣點是新品比例大增,吸引了不少有改善需求的市民。一位中年婦女看中了一款大容量的容聲冰箱,她跟記者說:“剛換了套大房子,這款冰箱的黑金色調、超大容量和對開門設計符合家人的需求,雖然價格不菲也要買。”蘇寧電器家電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今年節能、新款家電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這與消費者環保理念的提升與生活品質的提高有關。
延伸閱讀
家居裝潢銷售仍未走出“透支效應”
今年一季度,雖然家居裝潢類商品銷售出現回暖,但以2010年之前的水平看,各大類商品仍未走出“透支效應”,重現以前的高增長仍需等待新的市場機會
2010年之前,受國家促進消費政策的拉動,家電、家居裝潢市場消費提前釋放。而隨著樓市限購令等調控政策出臺,相關市場表現疲軟,2012年,家電及音像器材類商品銷售同比出現負增長,家居裝潢類銷售也比2010年樓市限購令前低6.1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建材類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1.2%、273.5%和54.2%,但對社零的拉動率只有0.5%不到,遠遠低于2010年前的水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類商品出現的較高增長是建立在去年同期較低的基礎上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一季度,全市家電、家具和建材的零售額同比增幅分別為-16.7%、-7.8%和11.4%。
- 上一篇:紅木委發預警 緬甸花梨進口集中價格下跌
- 下一篇:河北香河全面提速打造中國家具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