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具展芳華20|一群家具人的故事,你就是那個寫故事的人
從1個館到9大館,
從最初的4萬平方,到70多萬平方,
芳華20,名家具,正青春
而在名家具展煥發青春活力的背后,
是因為有一群人書寫動人故事
這個故事,有你有我
屬于每一個行業的奮斗者
今天,
我們先來聽聽這群幕后英雄的故事
2018年6月26日,名家具展組委會舉行了一次歡樂派對,作為20周年慶典的預熱。名家具展組委會秘書處的小伙伴們在輕松的氛圍當中,憶往昔,分享一個個“名家具與我”的故事。
△歡樂派對
我與名家具的故事
名家具展總經理 方潤忠
名家具展是一個很歷練人的地方,在這里,每個人發力都會很出彩。
我是1999年4月底進的名家具,那時已經考進了政府工作,但是收到組委會的通知我選擇來到這里,到現在,我覺得選擇是非常對的。在這里,留下了很多的美好回憶。
雖然在名家具展工作的過程很辛苦,但讓我覺得很值。這其中,我曾經有很多屆展會前必去一個地方,就是我們村的衛生站,因為累得說不出話,咽喉發炎,每次去到衛生站,工作人員都會問:又到家具展了嗎?但是,在這里,我真的學到很多,剛來到這里的時候,我就跟著當時的組委會領導,也是厚街鎮黨委副書記的陳仲球先生到處跑工廠,但深刻感受到了領導的人格魅力,那時,領導就是業務員,而且他對于我這個剛出社會的人是一個非常好的人生導師。
名家具展最早開拓全國市場的時候,開始是和溫州家具協會合作,當時溫州團占了我們展館一半,但后來一次偶然,讓我們跟臺州的玉環結下了深厚情誼。因為當時溫州展區讓出一個展位給一家臺州企業天源家具來參展,這家企業的其中一位老板來到名家具展參展,在他們提前來展位裝修的時候,他感冒發燒住進了醫院。我們當時的一位工作人員細心照料,陪他去醫院排隊,還讓家人在他感冒期間給他煲粥喝,讓他大為感動,因為他們感覺從沒有這樣的組委會。
后來,我們到玉環回訪,得到了玉環家具企業非常熱情的接待,天源家具和當地大的家具企業都來跟我們座談。當年8月,玉環家具正式組團來參展。
此后,玉環家具圈一直和我們有著非常深的感情。再后來,我們又不斷擴大朋友圈,與北京、江蘇、四川等各地的協會合作都非常愉快。在我們展會參展的企業也非常棒,有些企業在這個平臺不斷發展壯大,從幾十萬到幾十個億的產值。很多上市企業也是從這個平臺成長起來的。
很多的事情說也說不完,但這么多年下來,我有一點非常大的感觸,就是要用心服務。名家具展發展到現在,是中國家具人最好的舞臺,也是最有前途的舞臺。
香港家私協會秘書長 龍月如
香港家私協會與名家具合作很長的時間,我第一次來到名家具的時候,曾經讓很多人疑惑,說這么一個很漂亮的香港小姐,到這里能做得好嗎?但是我非常自信,從來不說自己不行,這是我做事做人的原則。做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有困難,也有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但如果自己都說不行,可能就真不行,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是行的。我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如果勤奮,就是一個美麗的女人。結果說明,我的信念是不錯的。
實際上,我們來這里之前甚至到這里以后,曾經也有很多的誘惑,包括深圳、廣州等地方都有很優厚的條件給我,但我們跟名家具堅定合作,我們當時為什么選擇跟名家具合作?就是因為這里很有人情味。今天,名家具展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也要給組委會秘書處一個贊,也希望名家具展繼續創造更多輝煌!
延伸閱讀:第39屆名家具展規模、人數再創新高 都有哪些值得一看?
東莞名家具俱樂部秘書長 麥慧卿
我是1999年5月份來到名家具的,從第二屆開始參與組委會工作。做過招展工作,創造了不少的效益;也做過會務,從開幕酒會活動組織、媒體接待,很多很雜的事都要處理;我們還經常要帶著一些外地來的貴賓跑各個廠家,可以說做過很多“跨界”的事。在名家具,平時加班、周末加班甚至通宵達旦也是常有的事。總結下來,秘書處的奮斗精神、團隊合作精神非常好,也始終要保持。
名家具展是創造奇跡的地方,很多看起來好像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都實現了。未來的20年,秘書處還要更加努力,在新的領導集體的帶領下,向更好的20年奮進,創造更多奇跡。
名家具展副總經理 林苑玲
我在名家具的時間不算很長。我不是會展專業出身,是從醫生跨界過來的。因為家庭的原因,讀了醫學專業。雖然醫學院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我年年拿獎學金。后來,我去了一個很好的公立醫院,直接拿了一個很好的醫生編號。后來又因為各種原因,來到了名家具這個平臺。
我雖然家境不錯,但我們的家訓是艱苦奮斗。我是那種要做就做得好的性格。剛開始在名家具展組委會貼信封,領導過來看我告訴我要多看書,我就真的多看書,通過看書了解行業,通過看書,看會刊,認識行業的重要人物,然后記住這個人的樣貌。這樣讓我很快熟悉了行業。
在名家具展組委會這幾年,我也做過很多的工作崗位,包括做過慧姐(方慧)的助理;做過現場廣告的協調、布置;再到后來負責設計工作,也跟慧姐、忠哥(方潤忠)、龍小姐(龍月如)等前輩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作為展覽人,籌備一年兩屆的展會真的很累,但這個平臺既有苦澀也很有趣。這里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只要敢嘗試,也是一個很大的平臺。
名家具展品牌中心總監 王志煒
做展覽,最重要的是專注。
我是2001年大學畢業,在名家具展組委會一直到現在沒有從事過其他工作。剛開始進名家具展組委會不是做客戶服務,后來覺得做客戶服務很好,就專注在這件事上。一路走下來,這個平臺給我提供了很多的機會。我覺得,一個人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一個事情上面,一輩子做好一個事情,已經很了不起了。
名家具展20周年40屆,組委會從最初的七八個人到現在的40多人,平臺也越做越大,也是因為每個組委會會展人的堅持。我們不僅僅給了客戶一個好的平臺,也為自己創造了好的平臺。
名家具展企劃部副總監 歐文生
我2004年進入名家具展組委會,這也是我人生的一次很大轉折。這次轉折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服務”。過去,“服務”在我的字典只是一個漢語詞,但到了名家具展以后就是一種心態,一種態度,主體與對象之間不是俯視,而是平視,是融入,是一體化,也就是一種“命運共同體”。這種態度,組委會的老領導們通過言傳身教,烙印在了整個團隊身上。
曾經還有一些展商向慧姐要求安排在上一屆那個看上去比較偏、實際上取得了很好效果的“風水位”,其實哪有什么風水位,那完全是建立在對這家企業的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的一種判斷和安排,包括對產品風格、定位、適銷市場、競爭對手、甚至是周圍企業的了解,以及在這個前提下的觀眾邀請和人流引導,所謂風水位,其實就是貼心的、專業的服務。一個展會專業不專業,不僅是體現在外在的整潔,更體現在這種內在的因素上。
過去的20年,名家具展創造了業界奇跡,接下來的20年,名家具展的又會有著怎樣的作為?這一代的展會領導集體有著新的視野,新的思路,大目標已經描繪了出來,具體的路徑何在?八月展前將會揭開新的謎底。我們新進的80后、90后的同事,你們將大有可為!祝名家具展明天更美好!
名家具展會務部后勤主管 翟彩玲
我是第一屆展會來到組委會工作的,剛開始來這里做事的時候,領導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1999年,我正式來到組委會上班,這么多年來,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一個責任心。我一直從事后勤工作,但覺得我一直都非常用心做好所做的每件事情。
(原標題:芳華20|這是一群家具人的故事,你就是那個寫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