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中國首任總裁卸任 將由外籍人士接管
2018年4月1日,宜家中國區零售總裁朱昌來卸任。此時她已經任職5年,也是宜家第一位本地籍貫的中國區域總裁。
朱昌來在任期間,業績深受肯定,卸任中國區總裁后,將去宜家總部升任更高職位。新任中國區總裁預計將于8月到位,不再是中國人。事實上,宜家進入中國20年間,朱昌來是唯一一位中國籍總裁,此次她離任,宜家中國將再次由外籍人士接管。
宜家中國首位員工、零售總裁朱昌來
朱昌來是一位宜家老員工,是典型從基層中成長的高級管理人才。1996年,在麥德龍工作、年僅21歲的她接到獵頭打來的一個電話,隨即成為宜家在中國招聘的001號本地員工,從基層的銷售員工做起,積累對市場、顧客和產品的認知。
此后的二十多年間,她先后擔任過產品銷售經理、上海商場店長、中國區銷售總監、德國零售副總監等職位。在任上海徐匯店長時,她同樣是第一位中國籍店長,帶領商場將銷售營業額、利潤都翻了一番。她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每個崗位我都有至少兩三年的任職經歷,這樣才能有所沉淀。”
2013年,朱昌來就任宜家中國零售總裁。此后,這一原本按自我節奏緩慢行進的北歐巨頭開始加速發展,在中國保持了每年新開3店的速度。這對全部自行買地、興建,并且單店面積在3.5萬平方米以上的宜家來說并不容易。朱昌來曾宣稱:“宜家不再冬眠,變龜速為飛速。”
朱昌來在任期間,宜家開啟了用薈聚購物中心帶動客流量的模式。在每一個大型薈聚中心開業之前,宜家家居都會先行落地營業,為其預熱;同樣,薈聚中心商場開業后,宜家家居則享受從標識指引到路線設置的全方位導流利好。
其中,位于無錫、武漢、北京的3家薈聚中心客流量最為不俗。如北京大興薈聚購物中心對西紅門宜家家居的導流,使其客流量在2015年初便一舉超越已營業10年的北京四元橋宜家商場。
從2012年至2017年,宜家保持了在中國一年開三家店的速度
在她的努力下,幾年來,宜家中國區保持了在全球市場中最快的銷售增長速度。
但朱昌來也有遺憾,其中就有對電商布局的猶豫。在中國這樣一個電商早已遍地開花的大國,宜家從2016年才開始試水上海地區的在線購買服務。試水兩年后,仍遲遲未能正式推廣到全國,宜家電商進度一拖再拖。
然而,在此期間,中國本土品牌紅星美凱龍早在2012年便已斥資成立線上“紅美商城”,在起初失意后歷經過多年戰略調整;居然之家也剛剛獲得了阿里集團54億余元投資,擬打造完善的線下服務網絡。
此前,朱昌來曾表示:在中國,宜家集團希望將一切準備到完美,再推出線上購物服務。她清楚,與歐洲不同,中國消費者不喜歡DIY,普遍鐘愛安裝服務,對物流速度的要求也更高。這種差異,決定了配送安裝環節與第三方的合作、管理控制等,都會影響用戶體驗。
宜家擔心的是,在家居這個需要大件物流支撐、一系列后續安裝服務、講求現場體驗的行業,熟稔小件網購的中國網民是難以取悅的。這代表了這家北歐巨頭一貫的行事風格:不是試了再說,而是反復研究之后再執行。
這種審慎,也令在過去兩三年間,宜家始終沒能在中國線上家居配送領域劃到“領地”。
朱昌來曾說,宜家中國“線上服務的籌劃和宜家全球是同步的”。要知道,宜家在歐洲地區的電商試水早于2012年就開始,在英國也被證明有效:退貨率不高,且電商業務沒有削弱線下商場的銷售。
(原標題:宜家中國區總裁卸任,創始人去世后電商卡殼,宜家面臨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