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家具或將成為東陽紅木的拳頭產品
大清翰林是一家以精雕聞名的紅木家具企業,董事長吳騰飛是著名的紅木家具設計大師、“東作”家具概念提出者之一。他認為,“東作”與“蘇作”“京作”“廣作”等風格流派一樣,應該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把東陽木雕與紅木家具有機結合起來,走藝術家具的路線,雕刻家具應成為東陽紅木家具的拳頭產品,成為“招牌”。
記者:大清翰林是一家以精雕聞名的紅木家具企業,請你談一談大清翰林家具的特色。
吳騰飛:2006年,東陽紅木家具產業開始興起。第二年,我們大清翰林就進入了這個行業。企業創辦前,我們就考慮到底應該做哪一類家具,希望做的家具既適合自己,又能做出特色。那么,大清翰林應該怎樣“切”入這個行業呢?做明式家具的已經很多了,新辦企業肯定做不過人家;做大眾化產品,又不是我們的長處……當時,我們曾到廣東、福建、北京等地考察,北京故宮里的雕刻家具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想,只有把木雕和紅木家具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做出特色,畢竟東陽木雕有一定的優勢。
2007年前,桌面、沙發上雕花雕得很深很細的紅木家具根本就沒有看到。北京故宮里的家具大多以淺雕為主。我想,大清翰林應該把東陽木雕與紅木家具很好地結合起來,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做深做細雕刻工藝,提高家具的附加值。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記者:你們是怎樣把木雕工藝與紅木家具結合起來的?
吳騰飛:2007年,我們做的第一套紅木家具是“八仙圓桌”,桌面直徑1.8米,平均分成8塊,每塊花板上有一個神仙,木雕制作全部采用深雕工藝,全手工雕的,做得很精細。雖然。產品是做出來了,但市場上是否有人買,當時我們心里還真沒有底。而后,我們又做了一套直徑1.3米的休閑圓桌,還做了一套頂箱柜,都采用深雕工藝雕刻。這種家具,現在我們叫它“精雕家具”。想不到,這些精雕家具很快就給人買走了。
于是,我們就把深雕作為紅木家具雕刻的主要工藝。我們分析了一下顧客的心理,在家具上雕刻,如果你做淺雕,他會認為沒有工藝、沒有價值;做了深雕,他就會認為你花了不少工夫,就有價值。所以說,家具上雕刻工藝的運用,不能以設計師的偏好來決定,也不能以老板的喜好來決定,而應該由市場的實際需求決定。我們的產品就是按照消費者的需求來設計的,精雕家具是許多消費者喜愛的。
2007年、2008年,雖然我們做出的家具不是很多,但一件一件精雕家具出來,消費者心目中就有一種印象,大清翰林的紅木家具雕刻得很精細、很漂亮。這樣,我們的產品定位就逐漸清晰起來,就是把東陽木雕與紅木家具進行有機結合,做精雕家具。
記者:當年,你代表東陽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在全國紅木家具經銷商大會上宣讀了“東作”宣言。請問,你們當時提出“東作”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吳騰飛:2008年,東陽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成立。為了宣傳、推廣東陽紅木家具,大家商議后提出了“東作”概念。與“蘇作”“京作”“廣作”等風格流派一樣,“東作”也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把東陽木雕與紅木家具有機結合起來,走藝術家具的路線。很可惜,當時我們只是提出了淺表性的概念,后來沒有深化,也沒有繼續進行研究。
如果當時對“東作”進行深入的研究,也許會很有意義:一、對東陽紅木家具產業發展指明一個較為正確的方向;二、對東陽紅木家具企業發展起到一種引領作用。這樣,東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往這個方向走,企業多了,產品好了,自然也就形成一個家具流派。
現在,紅木家具同質化傾向嚴重,同質化發展勢必出現價格競爭,要避開價格競爭,就要實現差異化發展。東陽紅木家具應該與其他產區的產品有所不同。造型上突破很難,我們只有在雕刻工藝上做深做細,與別人拉開距離。
事實上,雕刻家具應成為東陽紅木家具的拳頭產品,成為“招牌”。如果消費者想買雕刻紅木家具,就會想到東陽,趕到東陽來買,那我們就成功了。我并不是說,東陽多數紅木家具企業都來做精雕家具,而是說,要有部分企業做得非常好。這個企業群體能較好地挖掘東陽木雕的文化內涵,在行業內產生很大的影響。
(記者:李亦民 原標題:東作家具應成為東陽紅木的拳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