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產能過剩的陶企或將逃過停產一劫?

導讀:
近年來,大氣污染事件集中爆發,除了自然因素,大多數是由于經濟結構所造成的。很多地區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忽略了保護生態環境,有些企業將未處理過的廢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北方時常出現重污染天氣,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霧霾”天氣。

停產、停產、停產

近年來,大氣污染事件集中爆發,除了自然因素,大多數是由于經濟結構所造成的。很多地區為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忽略了保護生態環境,有些企業將未處理過的廢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北方時常出現重污染天氣,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霧霾”天氣。

眾所周知,京津冀以及周邊的晉魯豫消耗了全國約三分之一的煤炭,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大量聚集,鋼鐵產量占全國四成有余,焦炭產量占全國近一半。在北方地區工業污染的環境下,還要保證居民供暖的正常運行,兩者如果同時運行,必定會帶來更大的污染,于是環保部決定以人為本,開始發布工業停產限令。

2017年8月29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及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共同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在今年的供暖季,所有燃煤企業都要停產四個月。

方案中提出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要同比下降15%以上。同時,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采暖季唐山等城市鋼鐵限產50%,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水泥建材全部停產。

除了京津冀、山西、山東和河南,吉林和四川等34個城市都加入了這場“藍天保衛戰“.webp

除了京津冀、山西、山東和河南,吉林和四川等34個城市都加入了這場“藍天保衛戰“:

《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實施錯峰生產,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間錯峰生產天數不少于50天。重污染天氣期間,采取停產或限產等方式實現應急減排,鼓勵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錯峰生產。

《吉林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方案》提出,2017年全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控制在7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吉林將開展固定污染源達標排放、燃煤小鍋爐“清零”、重點行業錯峰生產、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重污染天氣應對等5個專項。

11月15日是北方正式供暖的第一天,隨著供暖季的到來,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陶瓷企業已經開始進入全面停產期。雖然規定11月15號才停產,但受十九大會議召開的影響,河北沙河、永年從10月初就已經開始停產,河北贊皇,河南內黃、鶴壁,山西陽城等產區則是從10月中旬開始停產。

11月4日至7日華北地區又遭遇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很多企業再一次被迫停產,導致11月份生產不足10天。從目前來看,這些企業11月15號之前再生產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據初步統計,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累計停產陶瓷企業已有近百家。

有的企業對產區進行了“煤改氣”,雖未受到供暖季的停產生產影響,不過由于氣源緊張,價格也比較昂貴,也經常出現間歇式停產,斷斷續續的生產狀況,可能會給陶企造成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經濟損失。

產能過剩的企業沒影響

雖然大批企業長時間停產,按常理看肯定會導致貨源的緊張。但事實上,由于近期產品銷售偏淡,多數淄博陶企庫存壓力過大,大多陶瓷企業擁有大量的庫存,短期內并不會給陶瓷企業銷售造成太大影響。

甚至還有陶企希望通過提前停產來消化部分庫存,部分陶企因生產線改造而提前停產。多數陶企表示庫存可以滿足當前乃至明年開工前的產品供應,從而保證客戶的訂貨需求。

產能過剩的企業沒影響.webp

對于產能過剩的地區來說,停產也許是一件好事,在貨源充足的同時還可以跟隨市場價格上漲。停產也許會導致部分企業貨源緊張,但基本都是貼牌商將面臨的尷尬局面。面對這次停產,北方不少陶企已經蘊釀漲價。進入11月后,北方多個陶企已發出漲價通知。

雖然從目前來看,陶瓷企業的產品外運尚未造成致命的影響,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隨著天氣變冷,采暖季及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整治的力度必定會加大,對企業的影響也會持續增加。

“逆行”復產的泛夾江

北方進入采暖季,泛夾江地區的陶企卻開始進行全面復產。在沒有供暖的西部地區,夾江地區迎來生產高峰,丹棱華天瓷業新建的雙層窯爐近期已點火投產。

延伸閱讀:最嚴停產潮 大批衛企、陶企被關停!

北方陶企的停產,為泛夾江地區的陶企騰出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尤其是北方陶瓷企業在西南、南北的市場。據說,很多西部的陶企在得知北方陶企要大面積停產的消息時,泛夾江境內的陶瓷企業都開始滿負荷生產了。也許這次北方地區的停產,可以讓西部地區扳回一局。

“逆行”復產的泛夾江.webp

據了解,受煤改氣的影響,今年夾江產區內陶瓷的生產時間都不長,截至目前能開滿6個月生產的企業很少,大部分陶瓷企業都只有4個月的生產期。在經歷過6月到9月的停產期后,產區內陶瓷企業基本上都會持續生產到年底,甚至有的企業春節期間都不會停產。所以在今年最后一波的生產時間內,很多陶企表示年底不會再停窯。

陶瓷企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趨勢。節能減排是國家政策方針,陶瓷企業必須向綠色制造發展。能否在環保問題與成本壓力中突圍,是目前陶企生存的重要問題。

(作者:張潔   原標題:供暖=停產?產能過剩的陶企也許能逃過一劫)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