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海關重拳出擊讓木材走私“無處遁形”
近年來,伴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的加快,哈爾濱海關不斷深化通關改革,率先與俄羅斯海關實施了“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項目,開啟了便利化通關新時代。
然而,在改革帶來通關便利化的同時,也給少數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改革的便利條件,通過加工貿易等特殊貿易形式,將境外應該通過一般貿易渠道進口繳納稅款的木材大規模走私入境,試圖以“偷梁換柱”方式達到倒賣牟利的目的。
日前,哈爾濱海關根據風險監控和緝私部門摸查掌握的證據,集中開展“打擊木材加工貿易渠道走私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摧毀了一個利用加工貿易手冊偽報進口木材的走私犯罪網絡。
據介紹,該專項行動橫跨黑龍江、吉林兩省,在黑龍江的哈爾濱、綏芬河、密山,吉林的白山等地同時抓捕,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據初步統計,涉嫌走私案值5700余萬元人民幣,涉嫌走私進口楊木原木、樺木原木合計約41725立方米,涉嫌走私出口木材制品約5270噸。
這起案件之所以性質惡劣,是其披著加工貿易的“外衣”,行走私之實。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原木在進口環節由海關代征13%的增值稅,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木材制品征收10%的關稅。為了鼓勵加工貿易企業經營發展,促進就業,國家對加工貿易原材料實施手冊制監管模式,不收取進出口環節稅,以減輕企業負擔,簡化管理程
海關核查發現,該犯罪團伙利用加工貿易手冊(既有其公司自行申辦的來料加工手冊,還有向其他公司購買的來料加工手冊)走私犯罪,將本應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楊木原木、樺木原木偽報為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將進口的原木直接在境內銷售,偷逃進口環節增值稅。
同時,犯罪團伙還以本公司名義申辦的來料加工手冊出口額度倒賣給大連某貨運代理公司,由這些出口貨運代理公司居間聯系遼寧等地的一次性木制品生產企業,將本應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一次性木筷偽報為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偷逃出口關稅。
據哈爾濱海關介紹,黑龍江毗鄰俄羅斯,全省對俄邊境線長達2981公里。對企業而言,進口俄羅斯原木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省內各口岸城市均有從事木材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的企業,其中從事一次性木制品加工貿易的企業均從俄羅斯進口樺木原木或楊木原木,一次性木筷、牙簽等制成品幾乎全部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
為了牟取暴利,一些企業動起“歪腦筋”——打著“加工貿易”的旗號,把原本由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木材以加工貿易方式申報,在出口環節把木材制品以加工貿易方式申報,逃避稅收。由于其作案手法具有極大的隱蔽性,不僅給國家稅款造成嚴重流失,還擾亂了正常的貿易秩序,損害了合法經營企業的利益。
據悉,歷時1年的打擊木材走私貿易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哈爾濱海關共查獲涉嫌走私進口原木約14.75萬立方米、涉嫌走私出口木材制品5270噸,合計案值達1.75億元。哈爾濱海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對上述走私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切實維護邊境貿易秩序。
(原作者:顧陽 原標題:披著加工貿易“外衣”,卻行走私之實——重拳出擊讓木材走私“無處遁形”)
- 上一篇:家居建材賣場開啟雙節大促活動
- 下一篇:中國陶瓷品牌影響力大數據排行榜單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