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江縣欲打造千億竹產業核心基地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竹產業是涉及一、二、三產業的復合型產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技術,完全可以實現綠色、循環、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益陽市桃江縣是著名的“南竹之鄉”,擁有南竹93萬畝,發展竹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中,桃江縣將充分發揮南竹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湖南“千億”竹產業核心基地。
著眼長遠,科學謀劃竹業發展。縣委、縣政府科學制定加快竹產業發展“一個核心、兩個目標、七個工程”的戰略規劃。一是打造全省竹產業核心基地。緊緊抓住省里提出在全省發展2000萬畝竹林、打造千億竹產業的機遇,奮力將桃江打造為湖南千億竹產業工程核心基地。二是制定“雙百”目標。明確提出“培育百萬畝南竹基地,實現百億元竹業產值”的“雙百”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縣竹資源面積達到100萬畝,立竹總量達到1.9億株,實現總產值過100億元。三是實施“七個一”工程。即:建設一個高產基地、一個加工園區、一個研發中心、一個交易市場、一個博物展館、一個休閑竹海、一桌竹筍宴席,構建竹資源培育、產品加工、市場建設和文化生態旅游產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管育并重,加強竹業資源培育。培育高產優質的竹林基地,是實現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鼓勵林地向有實力、懂技術、善經營的筍竹生產大戶流轉,促進竹業規模化經營,近3年全縣共流轉林地2.3萬多畝,新發展竹林8萬多畝,竹林面積得到進一步擴充。大力推行劈山、墾覆、施肥、留筍、號竹、病蟲防治等綜合技術措施,對現有低產竹林進行筍用林、筍材兩用林、高產材用林分類改造,投資1400多萬元建立了黃金塘5000畝高產竹林示范基地。堅持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密留稀、砍劣留優的“四砍四留”科學采伐原則,不斷調優竹林結構,確保資源質量和產量,在全省率先建立“一村一員”村級護林員制度,確保竹林持續健康發展。
突出重點,推進竹業轉型升級。推動竹業發展,關鍵是提高竹產業開發水平,增強產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要加強園區建設。高起點規劃建設占地8000畝的桃江現代竹產業科技園,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入園興業,促進竹產業集群發展,目前已有桃花江實業年產5萬立方米重組材項目獲準入園,并獲得國家專項支持。
二要培育產業龍頭。重點扶持發展一批竹建材、竹涼席、竹筍產品、竹家居用品、竹工藝品、竹炭、竹文化生態旅游等竹業龍頭企業,全縣已發展各類竹制品生產企業17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達11家。
三要強化科技支撐。切實加大竹業科技成果引進、消化、推廣力度,不斷提高科技興竹能力,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等專家來桃江現場指導,與國家林業局、省發改委、中南林科大、省林科院和德國漢堡大學等建立緊密的竹業科技合作關系,已獲得省級以上竹業科研成果5項、推廣竹業新技術1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