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古典家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重工藝輕材質
2016年9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屆締約國大會在南非召開,黃檀屬、大巴花和刺猬紫檀被列入附錄二管制范圍。至此,紅木國家標準中的33種木材幾乎被“一網打盡”。
今年,緬甸林業產業協會也宣布,自2017年5月1日起,為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緬甸停止木材和木制品的出口。三年前,緬甸開始禁止原木出口,去年先后出臺了“禁伐令”、“限伐令”,今年又停止了木材和木制品的出口——這對國內古典家具產業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根據江門市新匯紅木檢測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近幾個月以來,新會本地的紅木木材價格指數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幅度波動,可見在紅木木材來源受限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新會古典家具產業表現得相對冷靜,十分沉著。
紅木木材日漸稀缺,如何使古典家具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于每個關心新會古典家具產業發展的人而言,這恐怕不是一個能夠輕松解答的問題。
“所謂‘產業’,就意味著必須實現可持續發展。幸運的是,為了實現長久、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新會人從未放棄嘗試,而且一直以來致力于尋找各種出路。”新會古典家具城董事長袁秋耘說。
積極開拓新木種 不再局限于紅木國家標準
供古典家具產業可利用的紅木木材越來越少,看似已成定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會古典家具城直接提出了“百木齊放”的口號。
近日,走進新會古典家具城·博覽中心的市民都會驚訝地發現——在大堂的顯眼位置,出現了一個圓圈,這個圓圈由多張圈椅緊密圍成。這是為“百木齊放”而打造的一個全新體驗區域。這些圈椅由不同的木材制作而成,每張圈椅旁都擺放了相應的木材標本。在這里,市民可以直接試坐,認識各種木材,感受不同木種的美感。
袁秋耘介紹,他們計劃在體驗區內放置40多張圈椅,目前已經擺放了20多張。“該體驗區正在完善中。我們的團隊到市面上尋找由不同木材制成的圈椅,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就把它放在這里。而且,我們的尋找范圍并不局限于紅木國家標準中的5屬8類33種木材。”袁秋耘說。
他表示,新會古典家具城提倡的“百木齊放”包括兩點內容,一是提倡人們對紅木國家標準中原先不被市場重視的紅木木材加以重視;二是倡導人們不要把目光局限于紅木國家標準,其他優質硬木同樣可以被制成精美的家具。
走訪新會多家紅木商戶,筆者發現,新會的企業極少拘泥于紅木國家標準,反而非常積極地發掘新木種。比如目前已被廣泛應用的紅檀,其雖不在紅木國家標準之列,卻也在新會木匠的巧手下,散發出毫不遜色于紅木木材的美感。而一些原本主營黃花梨、大紅酸枝等高端木材的企業,近年來也主動尋找其他替代木材,如黑酸枝、白酸枝、花酸枝等。此外,還有企業新增了小巴花、南美酸枝、東非酸枝、陰沉木等木種,“百木齊放”在新會得到充分體現。
豪盛紅木就是一家踐行“百木齊放”理念的企業。近年來,豪盛紅木大力推廣贊比亞紫檀這種木材——贊比亞紫檀的木性,尤其在硬度這一方面,與印度小葉紫檀非常相似。在豪盛紅木董事長黃愛豪看來,憑借其天然的木性,贊比亞紫檀即使被列為高端紅木木材,也是不為過的,但相對印度小葉紫檀而言,它的價格卻低得多,大眾對它的認知度還不高,市場潛力巨大。
古典家具的核心在工藝
“重工藝,輕材質”是新會古典家具城提出的又一個口號。
延伸閱讀:利豪沙發 從真皮工藝客廳創新這樣玩!
“百木齊放”的體驗區里,為什么要專門挑選圈椅這種款式進行展示?對此,袁秋耘解釋道:“圈椅用料少,造型簡約且極具線條美,但它的工藝非常講究。一張圈椅的優劣,幾乎全由椅圈的形狀決定。一張上品圈椅,其扶手如弓,張弛有度。圈椅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做好。在‘百木齊放’的體驗區,不同的圈椅出自不同木匠之手,做工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因此,這個區域能讓大眾學習如何鑒賞古典家具。”
在袁秋耘心中,新會紅木人在傳承工藝上走在全國前列。
“以前,新會古典家具使用的木材以黃花梨、大紅酸枝等高端木材為主,木材的珍貴讓老一輩木匠倍感珍惜,在制作工藝上更是精益求精,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嚴苛。如今‘百木齊放’,各種木材涌現,老木匠的手藝也傳了下來。”袁秋耘說,無論木材如何變換,工藝仍舊精良,這是古典家具的靈魂所在。
古典家具的核心在工藝,其工藝主要體現在榫卯結構上。為了讓大眾充分了解榫卯結構,新會古典家具城目前正打造又一個體驗區——在其博覽中心的二樓走道上,擺放了207種榫卯結構,供游客拆解、把玩。
“用科學保證規范,用專業打造誠信”,這是袁秋耘最近寫下的一句話。打造古典家具的專業市場,關鍵在于“專業”二字,如何在做大、做強的同時“做得更專”?“木材、工藝,是兩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袁秋耘回答道。
(記者:朱婧君 原標題:工藝為先 “百木齊放” 新會古典家具產業致力于尋找各種出路,謀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