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推出兩個智能家居產品
三星 T9000 的電冰箱
Dacor 烤箱
剛剛落幕的 2013 CES 展上,三星推出了兩個智能家居產品,一個是型號為 T9000 的電冰箱,另一個是 Dacor 烤箱。
T9000 的冰箱門前有一塊8英寸可觸摸 LCD 屏幕,它內置了日歷、天氣等應用,能夠直接在冰箱上查看天氣情況,或者是未來有什么事情要做。它還集成了“印象筆記”,通過共享和同步筆記的功能,8 英寸 LCD 屏幕還承擔了家庭公告板的功能。而 Dacor 也同樣如此,它的屏幕要比 T9000 小很多,但也一樣可以運行應用。
兩款產品的重點在于智能化它們均搭載了 Android,一款常見于手機上的智能操作系統,所以它們能夠運行應用,連接無線網絡,將信息發送到手機上,接受手機的控制。
而 Dacor 詳細配置被披露出來后,我們也可以看到,拋開烤箱內部固有的結構和外形來看,它就是一部時下常見移動智能設備三星 S5PV210 1GHz 處理器、512MB 運行內存、16GB 內置儲存空間、運行著為平板電腦定制的 Android 4.0.3。
從三星的例子可以看出,智能家居與智能操作系統、移動智能設備的關系十分密切。實際上,正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流行,才令智能家居開始真正面向大眾市場。
iPod 之父引領的智能家居大潮
本次智能家居大潮的興起,與 iPod 之父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有關。2011 年 10 月,他與團隊推出智能恒溫器產品 Nest,并很快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法德爾的身份是引起人們興趣的一個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Nest 的確顛覆了人們對恒溫器的認知有人這么形容,它看上去就像是嵌在墻上的珠寶,圓潤、精致、優雅。而傳統的恒溫器,其外形從 1953 年開始就沒有變過,方方正正、灰撲撲的塑料外殼,一個紅色的提示燈以及開關。
Nest 不光外形顛覆了傳統恒溫器,它的工作原理更是與傳統恒溫器大不相同。從設備的內部接口來看,它就是一個小型智能設備,運行著一個經過定制的操作系統,能夠自動記憶不同季節、每一天各不相同的溫度設置,然后進行自動安排,完全無需人工操作。一般購買了之后,只需要一到兩個星期的適應時間,Nest 就能夠記住每個人的喜好,不必特別設置。這些是傳統恒溫器做不到的。正因為如此,250 美元的高價之下,Nest 也取得 5 萬只的銷量。Nest 體現了智能家居的三個特征:具備智能系統,與智能設備相連,自動化處理相關的任務。然而它的價格仍然不夠親民,在低端市場上面臨眾多競爭;如今更流行的做法是,讓手機和服務器承擔一切數據處理的部分,設備部分只要負責輸出結果就好。
比方說,國外眾籌平臺 Kickstarter 上獲得大量關注的智能燈具項目 LIFX。燈具本身并沒包含處理器,也沒有內存等東西。不過,手機成為了 LIFX 的外置大腦。通過手機上的應用,我們可以制定規則,讓 LIFX 發不同顏色的光,定時開關等等。由于手機應用開放了數據接口,LIFX 能夠與其他軟件相結合,比如說,微博上有人私信你,那么 LIFX 可以對應閃一下。這樣,LIFX 就突破了傳統燈具扮演的角色燈的作用不光是照明,還能傳遞信息。
就開放性而言,Kickstarter 上另外一個智能燈具項目 Spark 做得更徹底。目前,它可以與 Kickstarter 上籌得千萬美元資金的智能手表 Pebble 相連。換言之,我們以后外出,還可以通過手表來控制 Spark 燈的開關。如果在外度假,那么晚上的時候,可以通過手表打開燈,讓外面的人搞不清楚屋子里面有沒有人。它還能跟另外一個配置了溫度傳感器、加速度計、磁性開關等多個傳感器的 Twin 相連,能夠極大地豐富 Spark 的應用場景,比如說,圣誕節時將禮物藏在櫥柜里,想知道孩子發現了禮物沒有,只要將 Twin 放在門上,這樣只要孩子打開了門,Spark 就會亮起來,起到了馬上通知的作用,而不必一遍又一遍地檢查。
除了 Kickstarter 上的小型創業團隊關注智能家居以外,一些生產白色家電的大廠商也早已注意到智能家居的趨勢。松下去年 8 月就展示了全系列智能家居的產品,包括電冰箱、洗衣機等,這些家用電器都內置了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芯片,如果你剛好有一部支持 NFC 的手機,只要手機在電器上碰一下,就知道機器內部的情況如何。松下還開發了手機應用,稱為“松下電器遙控器”,能夠無線遙控松下系列的智能家電。
智能家居的標準之困
大公司開發的智能電器仍遵循封閉的標準,這會給我們帶來麻煩:你買電冰箱要一個應用,買微波爐要一個應用,每個電器都對應一個應用,沒有統一管理更談不上相互協作。比如說,剛才提到松下推出的智能冰箱,就只能通過它自己的應用來管理。
在智能家居方面,一場關于標準的戰役將很快打響。在去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也預見了智能家居的興起,提出了Android@Home。這是一個電器之間的交互協議,讓即便是很簡單的設備也能通過低成本的無線技術與 Android 設備相連。不過,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采用 Android@Home 的設備尚不見蹤跡。
在大廠商各自為戰的情況下,提倡開放性的智能家居設備平臺或許更有前途。比如說最近獲得 300 萬美元投資的 SmartThings,開發者能夠通過 SmartThings 所提供的芯片,來制造相應的產品,而通過 SmartThings 平臺,開發者還能開發出相應的移動應用,讓人能夠通過手機來控制各種各樣的設備,比如說自動門鎖、自動電源插座開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