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大佬會聚成都 定制家居前景看好
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獨有的步入式衣帽間,完全按照個人喜好擺放衣服、鞋子、包包,這是每個女生的夢想。定制家具的盛行,令這一夢想變作了現實。隨著居民消費觀念變化,消費層次與國際逐步接軌,注重功能性,貼合家庭需求的定制家具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定制也成為了當前中國家具行業最熱的關鍵詞之一。
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家具產業發展(成都)國際論壇中,來自廣東和四川的定制家居行業“大佬”們圍繞如何將產業蛋糕做大、尋找定制技術升級方向、全屋定制的痛點與未來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論壇間隙,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亞洲家具聯合會會長朱長嶺也接受了《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談及了對“定制”熱點問題的看法。
定制家居行業增速驚人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家具制造業如何轉型升級滿足消費需求?定制家具的盛行,可以說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從全國來看,最近5年,定制家居每年以超過25%的速度增長,部分企業增速甚至超過了50%,幾乎每年都有企業上市。其中,四川定制企業數量更是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長。以成都地區為例,其定制企業數量已經從5年前的20多家增長至目前的400多家。在四川省建材家具裝飾商會會長楊文松看來,“定制”在家具板塊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定制家居”或將成為千億家居業的下一個增長點。
毫無疑問的是,與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家具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布局個性化、空間高效化的體驗感,也使消費者充分體會到“家文化”的樂趣。“目前家具行業呈現出一些新的潮流,‘定制’就是其中之一。”朱長嶺表示,定制除了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價格問題。“比如只有3萬元的預算,但是選中了一套3萬6的家具方案,就可以通過‘定制’細節的調整,最終滿足需求。”
網絡信息化成為大趨勢
在朱長嶺看來,以前所說的家具定制是針對個體需求,而現在所說的定制是大規模定制網絡信息化。“很多定制企業所謂的‘定制’,更多的是對現有定型產品圖紙細節進行修改,其針對的只能是單一產品,而非整體。而現在更為流行的是通過對‘整家’設計,針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來配備不同品牌的產品,這樣的‘定制’將擁有更大的市場。”
事實上,《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就在3日開幕的第十七屆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定制家居主題專館中,已有多家定制家居企業在使用“VR虛擬現實云設計軟件”——只需要一張戶型圖、一臺電腦,幾分鐘時間就能設計出絢麗的居室效果圖,給客戶的報價及給工廠的CAD設計圖。
盡管“定制”已成為當前中國家具行業最熱的關鍵詞之一,但基于“定制”的特性,定制家具企業往往有著“只修不退”的規定,由此也引發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爭議。
對此,朱長嶺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無理由退貨”規則的設置。一方面,廠家不能以“定制”為名把劣質商品賣給消費者,而是要做到質量合格,在不符合合同對于品質相關要求的情況下,還是要予以退貨。但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選擇定制家具的時候也要冷靜消費,如果是因為個人原因造成的“不喜歡”“不合適”,還是需要為自己的錯誤來承擔責任。
延伸閱讀:全方位讓你了解定制家具的秘密
不是所有企業都要做“定制”
事實上,隨著定制領域由衣柜定制延伸至全屋定制,企業也面臨著一些新的痛點。“最大的痛有三個:品質的痛、交付能力的痛、業績的痛。四川定制衣柜專委會會長、四川帝安姆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奇表示,如果品質不好、交付能力不強,客戶就會減少,業績就會出問題。“我認為全屋定制這個方向是定制家具的一個未來。但歸根到底,還是從開始就要把整個工藝體系規劃好。這也要求必須靠數字化系統及信息化來共同支撐。”
另一方面,盡管“定制”風頭正勁,但是朱長嶺指出,目前“定制”主要依然為家具行業的補充,不是說所有的企業未來都要做“定制”。
廣州衣柜行業協會會長、佛山市科凡智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濤也持有相似的觀點,“我們做定制,一定不能做無限定制,一定是在標準化模塊下的有限定制。所以很多定制有‘標準’和‘非標’之分,非標來講我們都可以做,但是不能做異型。”
(原標題:家具大佬蓉城“論劍”:定制家居將成行業新增長點 記者:吉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