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清代廣作紅木家具文化論壇”廣州舉行
為貫徹對文物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精神,形成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贏得世界的尊重。2016年6月30日,首屆“清代廣作紅木家具文化論壇”在廣州市的廣州塔珠江廳內舉行。模擬搭建的“清代廣作家具廳堂“內,陳列著清末時期的各式廣作紅木家具珍藏品,墻面上懸掛的“清代虎門手繪油畫”、“粵繡雙龍戲珠”、“清末宮廷油畫”雖然經過一百多年的歲月,依然煥發出當年工匠手藝的精美,論壇上陳列的清代紅木家具、瓷器和宮廷地毯,都顯示出收藏者的專業與用心。
廣作家具傳承工匠精神
會上中山大學中外關系史教授、廣州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章文欽、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站長、研究員肖洽龍、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長、研究員程存潔、廣州大學教授冷東、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黃海妍,時尚美學家、摩登大道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永飛,海外收藏家美國洛杉磯藝站美術館創辦人、美國中谷公司董事長林劍峰,著名文藝評論家、作家張秦分別做了專題論文的演講。
廣東文化文物出版傳媒界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并分別從不同領域回答了記者和媒體的提問。這次論壇由新華網廣東分公司、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廣東保利拍賣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廣州塔協辦,廣州大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這次“清代廣作紅木家具文化論壇”,以中國傳統家具三大流派中的“廣作家具”為論題,兼顧涉獵了“水上絲綢之路”和“十三行嶺南文化”,從傳承工匠精神出發,突出研討了廣式紅木家具吸收融和了多種風格,顯示出獨有兼容的特點,并一度在清代中后期的家具領域獨領風騷,不僅超越“蘇作”和“京作”,也成為宮廷奢華之物,在國內廣為流傳和使用,在國外更是獲得贊譽和收藏。
本次論壇研討了清代廣作家具形成的重要特色,探求廣東非遺傳承的獨特文化個性,發揚廣作家具中的“工匠精神”, 培育當今欣賞廣作紅木家具的審美品味,挖掘清代廣作紅木家具的文物成果,形成保護文物滋潤中華道德的文化力量。
相關閱讀:“敢為天下先”的廣作家具
論壇還專門邀請到了70多歲的“廣式家具”國家級傳承人楊蝦老藝人和他的兒子楊耀輝,他們在現場結合藏品,講述了廣作紅木家具的制作手藝,熱情的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工匠精神”實現民族復興、“工匠精神”鍛造國民素質、“工匠精神”傳承非遺文化!
(原標題:廣作家具傳承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