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邦廚柜拼上市 陷轉型融資難困境 ?
越來越多的櫥柜家居企業希望在2016年成為資本的寵兒。
除了近期紅星美凱龍(01528.HK)擬重新登陸A股外,偏居安徽的志邦廚柜有限公司也在3月上旬發布招股書(申報稿),而福建好兆頭亦在近期擬登陸新三板。
從去年開始 ,櫥柜家居企業像打了雞血一樣 ,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去年2月,先是好萊客(603898.SH)登陸,不到兩個月后,曲美家居(603818.SH)又步其后塵,在6月中旬,金牌櫥柜又發布招股書。
自從好萊客捅破這層窗戶紙后,各家櫥柜企業的上市都提上日程,地處廣州的歐派櫥柜更是早在兩年前就向證監部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不過,處于中部地區的志邦廚柜在今年宣布擬上市,似乎并不甘落后。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櫥柜行業同質化嚴重,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考驗,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眾多櫥柜企業紛紛爭相上市融資,這個狀況背后有何隱情?
在中投顧問建材行業研究員鄒明曉看來,櫥柜企業上市本質上還是企業面臨較大轉型壓力,需要融資支持,不過他受訪同時指出供需矛盾激化,櫥柜產業從成長期步入成熟期,加之暴利時代結束,加速布局產業鏈或是誘因之一。
3月23日,長江商報記者就擬上市事宜向志邦廚柜求證,該公司證券部汪姓人士稱正處于靜默期不便回應,后發給董秘蔡成武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志邦廚柜“跟風”上市
3月10日,志邦廚柜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稱將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募資約8.5億元,用于投入5個項目。
招股書顯示,這5個項目分別是“年產20萬套整體廚柜建設項目”“年產12萬套定制衣柜建設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品牌推廣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公司稱,這五個項目“緊緊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開展,是對公司主營業務的鞏固和提升”。
志邦廚柜陳述登陸資本市場的意義,在于擴大規模化經營提供資金來源。另外是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再融資建立通道。
從近兩年來家居企業上市的狀況來看,記者發現,擴大產能,成為目標一致的關鍵詞。
兩年前的歐派家居擬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融資擴能,到去年的好萊客募資擴能等,擴能基本是基于在行業細分市場。
比如,歐派家居2014年報送的招股書顯示,其募資一大部分用于產能擴充,在2013年,歐派整體衣柜、整體衛浴以及定制木門銷售同比分別增長了56.36%、21.33%和251.18%。
好萊客是國內定制衣柜行業佼佼者,其上市融資一大目的是用于整體衣柜技術升級擴建項目,升級擴建整體衣柜制造生產線,項目建成后新增250萬平方米/年的產能。
金牌櫥柜去年正式預披露,擬募集資金約3.67億元,用于在江蘇泗陽建設年產7萬套的整體櫥柜項目,同時在廈門建設三期項目工程、研發中心和信息化建設項目。
此外,今年欲登陸新三板的好兆頭櫥柜也對登陸后的公司產能規劃進行了設計:至2018年,樣板市場數量擴大至36個,全國專賣店規模達到760家。
好萊客上市后,主營業務情況增長較為明顯,2015年三季報顯示,1至9月實現營收7.39億元 ,上年實現6.14億元,同比增資20.30%,其凈利潤為1.05億元,上年為0.89億元,增長18.40%。
不過,志邦廚柜在營收上處于增長狀態,據其招股書顯示,2015年為約11.88億元,2014為約10.50億元,2013為約9.70億元。其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不容小窺,2015年為約1.25億元,2014為約1.31億元,2013為約0.45億元。
記者注意到,志邦廚柜最近一年的整體櫥柜產能幾近飽和,擴能自然順理成章,但該公司在2015年開展定制衣柜業務,實現占比主營業務1.96%的比例。公司認為是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意味著該公司尋求市場差異化的路徑。
事實也如此,據國都證券報告,發達國家的整體衣柜市場占有率超過70%,而2013年國內市場整體衣柜占有率約15%,未來中國整體衣柜行業發展空間較大,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增長率約30%。
中投顧問研究員鄒明曉認為,櫥柜產業當前正逐漸從成長期步入至成熟期,利潤水平開始下降,采取差異化策略是根據自身優勢適應市場的必然選擇。
有業內人士受訪時表示,櫥柜行業同質化特征較為明顯,正是這種同質化,迫使資本市場迎來越來越多的櫥柜企業。
此前上市的好萊客的股價,曾由發行價19.57元增至137.49元,市值曾由增至134.74億元,或能直觀解釋近年來櫥柜家居企業熱衷上市的原因。
相關閱讀:解密櫥柜的正確計價方式
櫥柜企業轉型加速行業洗牌
據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已有8家家居品牌上市,廣州好萊客、上海全筑、曲美股份、富得利木業、東莞南興家具、深圳巴倫斯生活家具、多喜愛家紡、紅星美凱龍,這些企業與資本聯姻后正進入強勢發展階段。
2016年成為眾多櫥柜企業的一個契機。
從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看,其中一點就是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國內櫥柜行業同質化嚴重,低端品牌較多,外來櫥柜品牌不斷進入,大部分櫥柜企業在轉型上突破,才能做好品質,迎合市場需求。
尤其是在今年,政府出臺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對于櫥柜行業來說,這種趨勢是利好,去庫存必然會拉升櫥柜產品的需求。
加上“互聯網+”和“一帶一路”等等推動,中國櫥柜行業將會有諸多商機和發展方向,企業轉型,行業洗牌將會加速。
業內人士給記者分析稱,兩會中透露出來的諸多信息,無疑會給櫥柜行業帶來發展機遇,一些櫥柜企業在政策高度關注的時期內登陸資本市場,獲取更多資源,布局更多的方面,無疑是明智的。
櫥柜行業在中國從無到有發展的20年間,除了尋找與資本聯姻,一些櫥柜企業在公司治理上尋求改變。
去年,金牌櫥柜擬上市,其潘氏、溫氏兩大家族共計持有公司股份達九成,而志邦廚柜亦有孫氏、許氏兩大家族分別持有,合計持有股份63.99%。
上述二者基本由小工廠衍變而來,在企業發展中自然難以不受家族羈絆,“去家族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是企業所望。
志邦廚柜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公司上市后將被納入證券監管機構、社會投資者等的直接監督之下,將促進公司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高級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增強運營效率,降低公司經營決策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志邦廚柜在2015年實施定制衣柜業務,其營收占比達到1.96%,這也可能意味著志邦廚柜多年以整體櫥柜為主營業務后,從廚房走向臥室。
中投顧問研究員鄒明曉受訪時認為,櫥柜行業暴利時代終結后,其上升空間有限,需要產品升級,并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擴大企業盈利空間。另外,還要深挖櫥柜市場細分領域,增加企業新增盈利點。
另外,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時表示,眾多櫥柜企業與資本聯姻后發展順利讓人羨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放緩的陰影下,一些未上市的櫥柜企業也表現出對資本的恐慌。
斥巨資加大品牌建設
志邦廚柜信誓旦旦擬登陸資本市場,在旁人看來,實則也暗藏一些危機。
志邦廚柜擬拿出募集資金中的約1.32億元用于建設“年產12萬套定制衣柜建設項目”。
2015年,公司介入定制衣柜業務產品,當年定制衣柜營收占比近2%。
這被公司視為調整結構和產品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司認為,在整體櫥柜產品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情形下,開展定制衣柜業務,未來將成為公司重要收入來源。
早在去年3月,安信證券研報顯示,定制衣柜市場滲透率約33%,未來有望達60%至70%。隨著定制市場逐漸向客廳柜體、木門、櫥柜等領域滲透,定制行業有望保持20%左右增長,整個定制家具市場規模未來將達千億以上。目前定制家具企業銷售額在10億至30億元,成長空間非常大,但其也提示了風險,產能不足,三、四線銷售低于預期。
中投顧問研究員鄒明曉擔憂的是,采取差異化策略的風險主要是有些企業可能會對市場偏好把握不準,導致業績下滑。
好萊客以及索菲亞在定制衣柜類市場中占比不小,但目前這個細分市場中,同質化嚴重,從設計上來說,定制衣柜是家居中具備獨特風格的一種,同質化的市場中原創元素的產品不太多,這也說明長期以制造為主的工廠在研發能力上還存在一定不足。
查閱志邦廚柜的研發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其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逐年降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別為5.99%、3.63%和3.31%。
既然志邦廚柜的產品定位中高端消費市場,在產品設計、工藝技術以及產品品質等方面要求較高,但是為何研發費用逐年減少?記者未能在招股書中找尋到答案,亦未獲得志邦方面回應。
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志邦廚柜主營業務貢獻的毛利占比98%以上,定制衣柜業務方面可能還處于摸索狀態。
另外,志邦廚柜的品牌建設上將會投入募集資金1.5億元,尤其是在媒介投放上顯得十分豪氣,這筆資金投入占比總募集資金的17%。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品牌媒介廣告方面,電視、戶外以及網絡三種媒介共計投入1.05億元;電視媒介投入共投入7000萬元,其中,央視投放4900萬元。
招股書顯示,志邦廚柜最近幾年銷售費用高企,在2015年度,其銷售費用為約1.7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5.02%,公司解釋原因之一為“公司加大了在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廣告投放力度,聘請品牌形象代言人等,與上年相比廣告支出增加較多”。
櫥柜產業當前正逐漸從成長期步入至成熟期,利潤水平開始下降,采取差異化策略是根據自身優勢適應市場的必然選擇。——中投顧問研究員鄒明曉
(原標題:志邦廚柜拼上市折射轉型融資難困境 記者 劉濤)
- 上一篇:江西家具國檢中心開具第1單通關證
- 下一篇:5月20日第三屆東盟家具博覽會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