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砍價購床墊"砍到0元空歡喜
過去大家的朋友圈都是被代購霸屏,現在被接連不斷的砍價、集贊以及拼單等活動取代。“已經有30位幫忙啦,麻煩大家來幫忙‘砍’一下啊!”“還差30個贊,謝謝謝!”“柚子只要一元錢一斤哎!求拼單!”這些從朋友圈衍生出來的新購買形式,使市場上原本售價幾千元的電子產品,可以通過極高的折扣購買獲得,有些甚至是可以“0元購”。面對如此大的誘惑,你心動嗎?天上掉餡餅的事,真的有嗎?
砍價0元購床墊?
發動朋友砍價成功,貨卻沒有發
“1000多的床墊免費得啊,大家一起幫忙砍砍價吧!”近日,網友王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個砍價免費得床墊的鏈接,出于好奇點了進去。
原來這是某家居商城開展的答謝用戶活動,只要參加微信砍價就有可能“0元購得”原價1980元的豪華床墊。看到頁面下方顯示這篇文章有幾千的閱讀量,王女士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王女士馬上發動朋友圈好友幫忙砍價,經過一周時間,終于將原價1980元的床墊成功砍到了0元,可就在王女士咨詢了商家,并提交了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后,隨即而來的是漫長的等待。“本以為只要等幾天就可以收到貨,誰曾想,半個多月過去了,始終沒有收到發貨信息。”王女士再次聯系商家,卻被告知床墊斷貨,需要再等幾天。幾天后王女士聯系商家,卻意外地被告知“該床墊只發貨省內用戶,外省用戶不發貨。”
“參加活動的時候并沒有提示只有省內用戶才發貨,這不是搞虛假活動、欺騙消費者嗎?”王女士說,在公布中獎名單時,和她一同砍價成功的還有幾名用戶,她不清楚這些人是否收到了床墊,“天上哪有餡餅呢,吃一塹長一智吧!”
相比收貨后被恐嚇,收不到貨反而算是“好消息”了。網友張先生參加某微信公眾號的“邀請微信好友砍價,免費得iphone”活動,砍價成功并填好了個人信息的張先生,幾天后的確收到了貨。誰曾想,新手機還沒捂熱,一個陌生的外地號碼卻發來短信,讓他把4000元手機錢打過去,并聲稱如果不打錢就找人“收拾他”。
“剛收到手機時還和朋友們炫耀,沒想到現在卻只能報警,晚上都不敢太晚出門,”張先生面對這樣一條短信哭笑不得。
記者觀察
類似的微信砍價、投票等活動,大多是商家為了獲取關注度而進行的網絡營銷活動。
這些商家有的是為了產品而進行的宣傳,參與者可以得到承諾的獎品或服務,有的則僅僅是為了獲得轉發量,騙取關注度以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等,更有甚者是為了進一步的欺詐等惡意行為。
相關閱讀:家具團伙詐騙20多萬被打掉
集贊能領票?
有人請代刷公司刷贊,參與需謹慎
對于追星的粉絲來說,一張自己喜歡的明星的演唱會門票可謂是“一票值千金”。因此,不少人看到朋友圈瘋轉的集贊送門票活動,就加入“轉發大軍”。
前幾日,在紅星路工作的胡女士看到某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一個演唱會的搶票信息,“活動頁面說關注官方微信轉發到朋友圈,前十名集夠30個贊的就能免費得到一張門票”。胡女士馬上加入搶票行列。沒多久,胡女士就集滿了30個贊。經過工作人員核對,胡女士的確是集夠贊數的前十名。就這樣,短短幾分鐘時間,胡女士得到了一張演唱會門票。
只要微信上好友多,經常使用微信,集夠30個贊并非難事。然而,有些公眾號推出的轉發集贊活動可就沒這么簡單了,這些公眾號并不提出要集夠多少贊,而是需要集贊的前幾名。前幾日,市民陳先生反映,他參與一個領票的集贊活動時,發現網上有經營“微信投票代刷”的賣家,并且已有幾千單。“游戲應該公平競爭,找人代刷還有啥意思嘛?”陳先生抱怨。
記者隨即找到一個微信投票代刷商家咨詢其投票點贊收費標準,對方表示需要看活動鏈接后才能決定。于是,記者找到一個集贊免費吃火鍋魚的活動鏈接發給賣家,對方看后表示此類活動一般0.3元一個贊。
記者觀察
許多公眾號平臺為了獲取關注量,在獎品設置上都選擇電子產品等誘惑力比較大的獎品,有些人為了得到獎品,會找到代刷商家,如此一來,你辛苦地集攢就是湊人氣。因此,大家在參與時一定要先核實商家信息,再填寫個人信息進行轉發抽獎,切莫因小失大。
微信上拼單?
湊夠5人拼單,火龍果始終沒見影
近來,一種新的團購形式也火了——微信團拼單。
“越南火龍果20元4斤包郵、美國車厘子10元一斤包郵……”不少人微信會被這樣的水果拼單刷屏,進而加入拼單隊伍。“只要5人拼單,9.9元兩個越南紅心火龍果包郵發。”看到朋友發在群里的這樣一條鏈接,歐先生心動了,“朋友發來的拼單請求不好意思拒絕,如果是真的就能嘗口新鮮,就算是假的,9.9元也沒啥大損失。”歐先生抱著這樣的心態參加了這個拼單,并把這條拼單信息也轉到了自己的朋友圈,沒多久5個人便湊齊了。歐先生填好收貨地址等個人信息后,遲遲等不到發貨,就聯系商家,商家最初說單量大,需要等一段時間并保證一定發貨,可幾天過去了,歐先生再給商家打電話,怎么也打不通了。
像歐先生一樣拼單成功后便沒有下文的也不在少數,不少人以為幾元錢就算是被騙也沒什么關系,但部分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消費者這種心理,輕松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轉手進行倒賣獲取不法利益。而對于那些拼單成功的市民來說,收到的貨也不盡如人意。“拼單購買了8個水蜜桃,寄來時有一半都腐爛了”“還不如添點錢去超市挑選”,類似這樣的抱怨不在少數。
記者觀察
微信拼單原本就是商家借助某些平臺的一種營銷手段,通過拼單裂變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關注自己的平臺。但總有不法商家借此出售劣質產品,甚至有些直接經營虛擬平臺,騙取消費者填寫個人信息,而產品只是博取關注的噱頭,根本沒有發貨一說。
■延伸
平臺增多騙子手段五花八門
隨著社交網絡平臺的發展,不法商家更是借助微博、微信以及APP等來博取市民關注,然后通過各種“包裝精美”的手段來獲取不法利益。
雖然“轉發微博抽獎送手機”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仍有不少市民會被以新形式包裝的騙局迷惑。
四川某學院的朱同學前不久在刷微博時就看到一條“轉發微博便可參與 i-phone6S抽獎”的活動,看到已經有一千多人轉發并點贊,同學便轉發了一條,“本來就沒想過會抽到獎,轉發也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可沒想到,偏偏就從幾千人中抽到了他。
收到中獎通知后,朱同學馬上私信商家,問是否真的屬實,商家承認中獎情況屬實,并讓朱同學把個人地址填好,然后打20元郵寄費,一聽要打錢,朱同學心里提高了警惕,就沒再理商家。過了一段時間,朱同學再打開這個微博,卻發現原來發中獎活動的微博改了名字,微博也都刪了。
據天府早報記者了解,借助微博抽獎進行詐騙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騙取郵費,拿了郵費走人,獎品壓根沒有;二是騙取用戶付了一定數目錢,也確實郵寄了獎品,但是獎品卻與先前承諾不符;三是獲取大量粉絲后便刪除微博并將微博改名,方便日后推廣賺錢;四是賺取推廣廣告費,拿了商家廣告費后便走人。
■提醒
天上不會掉餡餅參與活動需謹慎
有專家說,“朋友圈”作為社交工具,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也同時拉近了不法商家與消費者的距離。
無論是微信朋友圈砍價、集贊等抽獎活動,還是微博等轉發中獎活動,大多都是商家為了博取關注,獲取收益的有目的行為。天上并沒有掉餡餅的事兒,市民在參與此類活動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在參與前仔細核實商家信息,并將中獎信息截圖等進行保存,一旦日后發生糾紛,也不至于啞口無言。
(原標題:網友曝微信砍價亂象 "砍價購床墊"砍到0元空歡喜 記者:趙霞 實習生:胥孜婕)
- 上一篇:家具廠不愿搬 房東打傷工人強拆廠房
- 下一篇:線路老化引燃舊家具 導致出租房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