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業痼疾再曝光
編者按 又到了一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歷年來在3·15晚會黑名單中,總少不了家具企業的身影,家具產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哪些問題比較突出?本期我們將為您解讀。
痼疾一 實木家具貓膩多 兒童家具問題嚴峻
標榜實木家具,但最終到達消費者中手中的家具卻是貼皮、膠合板、板木等的案例在過去一年全國消費者投訴案例中數不勝數,實木家具甲醛超標等問題層出不窮,實木家具貓膩多如牛毛。究其源頭,實木家具相比其他木材家具有著無法比擬的銷售價格優勢,在利益的驅使下無良廠家及經銷商便以其他材料冒充實木家具,以次充好加以售賣。
相比實木家具存在的各種貓膩,兒童家具的問題則明顯嚴重許多,當前兒童家具問題主要集中在兒童家具甲醛超標、家具邊緣設計不夠圓潤,而兒童還處于發育期,問題家具勢必將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
2016年3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2015年對流通領域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兒童家具、水嘴等五大類233個批次建材類商品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結果。經檢測,有51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21.9%。其中,兒童家具、木制家具的不合格檢出率較高,分別為50%和32%,其他依次為人造板16.3%、木地板10.9%、水嘴6.7%。
據上海市工商局透露,在檢測中發現,兒童家具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結構安全和警示標志;木制家具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甲醛釋放量、耐香煙灼燒和標識一致性;人造板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甲醛釋放量、靜曲強度和浸漬剝離;木地板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規格尺寸與偏差、靜曲強度、表面耐磨、吸水厚度膨脹率、標志或包裝標識等;水嘴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表面耐腐蝕性能和流量。
痼疾二 定制家具 消費者維權路漫漫
2015年12月初,九江市民王先生定做了一套沙發并付下500元定金,兩個星期后,沙發送到家中,測量后發現尺寸有誤。王先生立即和店家聯系,要求退貨,并要求店老板退還之前所交的定金,但店方不愿意退。
當前,定制家具問題主要存在于定制家具拖欠問題嚴重,定制家具尺寸與實際不符等。受此影響,消費者與經銷商和定制廠家就退款一事無法達成統一,造成消費者無法在規定時間或滿意條件下接受家具產品。
縱觀定制家具糾紛案例,其主要原因則在于廠商不切自身實際,受市場環境影響,盲目進軍定制家具,設計人員能力或培訓時間不足,產能跟不上需求,從而導致和消費者糾紛,消費者維權在一定程度上投訴無門。
痼疾三 電商網購平臺成重災區
銷售貨物與宣傳內容不一致的案例在電商網購平臺上時有發生,相比于線下經銷門店,電商平臺的線上產品只有圖片可供參考,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了解的信息較少,從而容易引起糾紛。除此之外,家具電商還有諸多問題,諸如售后服務無法解決、產品宣傳和實物差距較大、廠商以次充好販賣殘次品和售賣質量不達標家具,導致家具電商平臺假貨蔓延。隨著O2O熱潮興起,家具企業和電商平臺合作越來越密切,電商平臺逐漸成為消費者投訴重災區。
2015年,上海市工商局對天貓、紐海、齊家網、京東4家網絡平臺,紅星美凱龍、家飾佳、建配龍、盛地家居等18家實體店銷售的34個批次兒童家具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經檢測,有17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50%,其中,網絡平臺不合格檢出率為80%,實體店為37.5%,網絡平臺不合格檢出率高出實體店一倍多。
對此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對于木制家具,將加強對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等后處理監管;加強對不合格商品經營者的行政約談和行政指導以及推進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和商品質量法律體系建設,完善商品質量管控制度和措施,共同營造放心、良好的市場環境。(產業)
●對消費者說
走好五步 自己為家具把關
在當下蓬勃發展的家居行業,關于家居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投訴層出不窮,消費者期待著3·15對各種不法品牌和事件的曝光,自身權益在這一天得到更好的維護。
消費者在選購家具時應該注意聞味道、看報告、問價格、簽合同和開發票這五個方面,如此才能有效保證自己買回家的家具達到相應的環保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聞味道。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木家具,除了全實木家具外,多數都有人造板部件,因此在選購時特別要聞聞氣味。如果使人流眼淚、打噴嚏,說明家具的甲醛釋放量比較高,不宜購買。
其次是看報告。消費者可以向經銷商索取質量檢驗報告,看看家具的甲醛釋放量是否在標準允許的范圍里。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規定,木家具中甲醛釋放量每升不得大于1.5毫克。建議購買達到E1標準板材制作的家具,只有真正達到E1級標準的板材才真正能對人體無害。
相關閱讀:2016家具業可能發生的7大變化!
3·15每年只有一次,但消費者們無時無刻都在希望自己購買的每一件產品都是貨真價實的。對于消費者,在購買家居產品時,必須多留個心眼,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更是警醒商家,與其研究消費者為何特意到日本買個馬桶蓋,不如把心思花在產品和服務上,讓消費者們真正放心地購買每一件產品。(頭條)
●對企業說
正視行業丑聞 打造用戶口碑
近年來,在建材類商品中,木制家具的不合格檢出率偏高,主要有甲醛釋放量和標識一致性問題嚴重、兒童家具問題嚴重等。細數歷年3·15晚會,無論家具企業有無被曝光,但其一直以來都是3·15晚會黑名單上的“提名者”,廣為消費者詬病。
目前,我國家具業產值已突破兩萬億元大關,然而在這樣的產業規模下,大量不規范的生產與銷售行為也頻頻出現。不過,可喜的是,家具行業正在逐步走向正規化、標準化,相關標準制定單位也在積極出臺家具產業標準,諸如兒童家具標準、實木家具標準等,來規范家具生產、銷售、售后等,但標準的制定還需要家具人一起來執行,并自我約束。
不同于快速消費品,家具給予的是持久的體驗消費,面對3·15的集中曝光,家具人應該知恥而后勇,正視行業痼疾,以消費者使用體驗為中心,重視家具質量安全,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打造口碑,求得口碑不倒,永續經營。
(原標題:聚焦家具3•15 家具行業痼疾再被曝光)
- 上一篇:借力家居設計周打造深圳“時尚之都”
- 下一篇:丹麥之夜,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艷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