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家居消費遭遇陷阱如何維權?

導讀: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到了,東時記者了解到,2015年惠州市消費者協會接到各類消費投訴共818件,其中家用電子類361件居所有統計類之首。房屋及建材類39件,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11件。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到了,東時記者了解到,2015年惠州市消費者協會接到各類消費投訴共818件,其中家用電子類361件居所有統計類之首。房屋及建材類39件,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類11件。家居消費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遭遇陷阱如何維權?東時記者采訪了廣東九韜律師事務所主任鄒朝貴。

案例1:櫥柜不按合同時間上門安裝

網友“沒有賬號哦”去年8月在某櫥柜惠州店訂制櫥柜,支付6999元定金,去年11月4日支付剩余款項,并簽定合同。合同明確約定該公司須在2015年12月20日前交付櫥柜并安裝,但直到2015年12月25日,櫥柜都沒有交付,也未聯系消費者。

消費者主動致電對方時,對方態度惡劣,沒有對違約表示歉意,還發信息辱罵消費者。經過消費者努力,某櫥柜惠州店2015年12月28日把消費者的櫥柜下單到總部,2016年1月13日安裝。根據合同,某櫥柜需支付消費者480元推遲交貨的違約金。但某櫥柜惠州店負責人卻稱不歸他負責,并出言威脅、辱罵消費者。

提醒 簽合同明確約定方便維權

鄒朝貴律師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應按與消費者的約定履行義務。商家與消費者對商品的交付日期有明確的書面約定,但商家沒按約定履行,屬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此外,商家通過信息惡言辱罵消費者行為違反法律規定,侵犯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權。

鄒朝貴提醒,對于金額較大的消費行為,消費者應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并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規格、價格、交付日期、違約責任等方面明確約定。

案例2:定制的嵌入式柜子與墻壁不匹配

網友“sheva16ly”在市區某家具店定制衣柜,到貨安裝后發現兩個嵌入式鞋柜和儲物柜沒辦法塞進去,露出墻體2厘米。商家卻說是消費者墻體傾斜,上下尺寸不一致導致,并說尺寸是消費者確認的,要么接受,要么自己買根柱子擋一下。消費者納悶,為什么量的時侯商家沒有發現墻體傾斜。

提醒 定制家具出問題商家擔責

鄒朝貴律師表示,對于商家為消費者專業定制的商品,商家的義務就是為消費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如相關尺寸、規格是由商家確認的,商家應當對其準確性承擔責任,如最終發生誤差,相關返工、重做、修復所產生的一切損失均應由商家承擔。商家作為定制商品的提供方,應當具備相應專業性,這是一般消費者無法掌握的。因此,雖然消費者存在對商家提供的相關圖紙、尺寸數據等確認的行為,但并不能免除商家責任。

相關閱讀:家居業售后服務投訴最多:貨不對板

案例3:瓷磚爆裂脫皮維權難

網友“潛意識87”2014年12月在市區某建陶潔具店購買廚房墻磚和衛生間墻磚。2015年11月發現這兩款瓷磚出現爆裂、脫皮等現象,消費者聯系該建陶潔具店。經銷商派人查看后表示不是磚的問題,是消費者后期沒有定期給瓷磚澆水。2015年12月1日消費者向工商部門投訴。

2015年12月7日,惠州市消費者委員會組織消費者、經銷商、裝修公司協調。協調會上明確由該建陶潔具店首先履行舉證責任,出具該型號該批次的檢驗報告。但某建陶潔具店后來提供的檢驗報告并未標示送檢型號,且批次與消費者購買的不符。對此,消費者向市消委會提出疑問。今年1月14日再開協調會,一開始,雙方一直較冷靜。但10時11分,某建陶潔具店老板娘突然出現,并當著市消委會工作人員的面,對消費者破口大罵。

提醒 商品鑒定不合格消費者有權索賠

鄒朝貴律師表示,消費者與商家間就商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產生爭議的,雙方可共同協商確定一個權威機構進行質量鑒定。如商品經鑒定結果為不合格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對于消費者所產生的一切財產損失,消費者有權選擇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向產品的生產廠家要求賠償。

鄒朝貴提醒,消費者在決定購買或使用商品前,應充分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的知情權,盡量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等相關材料。

(原標題:定制家具尺寸不對 責任在商家 記者:范文燕)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