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家具:抓住歷史機遇 打造千億家具產業集群
在江西南康,傳統的木匠手藝曾是這里人們謀求溫飽的重要手段。歷經20多年的發展,這個“木匠之鄉”如今已崛起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家具產業基地。目前,南康家具產業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加工制造、銷售流通、專業配套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2012年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2013年江西兩會期間,江西省人大代表、南康家具行業協會會長劉學春做客新華網江西頻道“中銀非常關注•2013江西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暢談南康家具產業的華麗嬗變之路。
形成較大規模家具專業市場 產品輻射全國各地
主持人:南康家具是江西家具產業的一張名片。歷經2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經成長為“江西省家具產業基地”和“中國中部家具產業基地”。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南康家具產業目前的總體情況。2012年,南康家具產業全年總產值首破百億元大關,發展勢頭很好,你們有哪些做法和經驗?
劉學春:南康是“木匠之鄉”,木匠文化底蘊深厚。經過多年的發展,南康家具已經逐步從初期的粗加工、品種單一向深加工、多元化發展,涵蓋了實木、板式、真皮、布藝、金屬玻璃和藤藝等六大類。南康目前有家具成品企業2950家,專業配套企業2300家,2012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家具從業人員達到23萬人,年發放工資達70億元。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較大規模的家具專業市場,成為了全國家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部地區特別是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具有相當代表性的產業集群。
南康家具在嚴峻的形勢下取得不俗業績,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首先是以人為本,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其次是注重研發,準確把握產品的市場定位,確保超高性價比的競爭優勢;第三是注重營銷和服務,加強服務體系的建設,建設好營銷渠道,把好誠信關。充分發揮南康作為全國主要家具市場的作用,輻射到全國各地,目前全國主要的二、三線城市都有南康家具產品。
政府支持企業自強 南康家具突破重圍快速發展
主持人:南康家具的發展,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曾幾何時,“廉價貨”的帽子讓南康許多家具企業身陷尷尬,艱難求存。從低端產品的代名詞,到獲得業內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從一味追求擴張、拒絕規范,到有序發展,從忽視社會責任,到如今與地方和諧發展。能不能就以您創辦的“藍天木業”為例,談談南康家具企業如何實現自我變革,從“小作坊”做成了“大產業”?同時,也請您介紹一下,您是如何發揮家具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南康家具從規模發展走向規范發展的?
劉學春:我們南康家具經過20多年的風雨洗禮,依靠南康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硬是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道路。在產業發展的初期,企業一味地追求利潤,產業缺乏科學的規劃和系統的建設,產業曾一度艱難徘徊。好在政府看到了我們的困難,省、市、縣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并給予了我們大力的支持。南康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南康家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深入一線了解家具企業的困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引導政策和落實上級給予家具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在這些政策的指導下,南康的家具企業逐步走向了規范。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南康家具得以突破重圍,快速發展。除政策的支持外,政府還積極聯系各高校,組織南康家具企業主到高校學習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營銷模式,家具企業主的思想和理念的提升為今后的大發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藍天木業”也是在這樣的大好環境中不斷發展和壯大的。我們的做法有: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加強團隊建設,實行責任與績效掛鉤,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國內家具行業出發,結合南康的實際,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加大先進設備的引進,走科技創新之路,提升產品競爭力;注重把握制造業服務化的新趨勢,加強企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升產品的滿意度;注重產品研發與營銷渠道建設,加大投入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做強品牌;準確認識社會與行業的關系,行業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家具協會主要從以下五個“有所作為”上,促進南康家具從規模發展走向了規范發展的道路。一是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上有新作為;二是在增強服務能力上有新作為;三是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上有新作為;四是在維護社會穩定上有新作為;五是在加強自身建設上有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