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重慶女子把小家具賣到了全美的主流超市

導讀:
花了12年時間,鄧曉琳將無名的家具小廠發展成為天津家具出口外貿市場前三甲的品牌,一年出口額超2000萬美元,產品深入到沃爾瑪等主流超市,覆蓋其在美國各州的所有賣場。

■語錄

人不要以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才行動,而是要相信,只要堅持抓住東風,萬事都可以具備。

■對話

重慶晨報:天津人怎么看重慶企業家?

鄧曉琳:天津人很喜歡和重慶人打交道,覺得我們直率肯干,有股韌勁。

重慶晨報:這幾年出口市場受經濟影響很大,你們有受影響么?

鄧曉琳:沒有,選擇客戶和市場很重要。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我就將公司出口從歐洲轉向了美國,2008年底拿到了K-mar2009年的全年訂單,這讓我躲過了金融危機。

走進鄧曉琳的辦公室,會發現里面掛著一張美國地圖。這更像影視劇里看到的作戰地圖,上面圈出了鄧曉琳的產品出口區域。

花了12年時間,鄧曉琳將無名的家具小廠發展成為天津家具出口外貿市場前三甲的品牌,一年出口額超2000萬美元,產品深入到沃爾瑪等主流超市,覆蓋其在美國各州的所有賣場

1鄧曉琳

鄧曉琳,45歲,城口人,天津仟佰億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16歲嘗試賺錢滋味

1971年,鄧曉琳在城口平壩鎮出生,父親在商業局工作。上世紀80年代,城口處于交通物資比較閉塞的狀態,父親到各地調運物資總喜歡帶著鄧曉琳。

調度物資是50輛貨車集體出動,鄧曉琳總會站在父親旁邊,模仿父親揮手,指揮貨車駛出。到武漢調洗衣粉、到遼寧買向日葵,她隨著父親一起前往。“他那種重慶人的幽默感和直爽,很受外地人認可。”鄧曉琳回憶說,自己從小就向往那種領導力和走出去的自由感。

鄧曉琳與創業首次邂逅,是在她16歲那年。

她無意間聽到梁平收雙桂啤酒的空瓶子,一個1毛5。她便邀約一個同學,背著背篼到各家門口去收。

“那時候不是想賺錢,我是想挑戰下自己能否像父親一樣做一次買賣。”鄧曉琳說,為了省點錢,她還請表哥當自己的免費司機開車到梁平。這一次她賺了3000元。

相關閱讀:2000元起家創業建成家具城 富而不忘投身公益

北上打工八年后創業

1991年,從城口技校會計專業畢業后她在當地供銷社工作不到一年,便生了辭職的念頭。一次偶然機會她看到天津一家臺資自行車企業招工的消息,便決定要去闖蕩一番。

鄧曉玲在那里干了8年,憑著重慶妹子一股不服輸的倔強勁兒,從一個噴涂工人做到會計、車間主任,再到廠長,月薪從300元增到7000多元。

這8年,是中國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時期。她逐漸認識到,改革開放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正是創業的好時機。2000年,她成立了噴涂公司。

機遇出現在2003年,一家從事家具生產的臺資外貿企業倒閉了。這家臺資企業給鄧曉琳拋來一些家具外貿出口資源,成為她事業進入快車道的一個拐點。

2003年,對家具一竅不通的她成立了公司,正式進入家具行業。“那時候,在我看來沒有什么不可能。我看著桌椅板凳的制作跟自行車焊接方式挺像,我又懂噴涂,就找了一些工人開始邊摸索邊試驗。”

贏得機會跨界做家具

初期客戶很少,朋友介紹了一個臺灣客戶給她。“臺灣客戶在倉庫里挑選了35款樣品,讓我們一個月內做出來送到深圳。我想著難度不大,便答應了。”鄧曉琳說,還差10天到交付期限時,竟然還有15款樣品沒有完成。

鄧曉琳立刻打電話給客戶說明情況,客戶非常生氣:“你們這些人沒信用,做生意像你們這樣怎么行?”

這話讓鄧曉琳備受刺激。她馬上召集員工,連續熬了幾天幾夜,終于在期限前三天把樣品完成。

“我讓3名員工把樣品送到了深圳。我告訴他們自帶干糧和水,不收客戶一樣東西,把樣品給他安裝好,就直接回來。”鄧曉琳說,她就是要爭口氣。

臺資客戶收到產品很驚訝,因為他將同樣的樣品拿給了另外兩家公司同時做,他們送來的成品還沒有鄧曉琳的一半多。從2003年到現在,這位客戶每年給鄧曉琳的公司帶來200多萬美元的業務。

此后,鄧曉琳以歐盟標準的質量以及“不延遲交貨”“不賒賬”的業界口碑,迅速打開了出口市場。目前,她的產品80%出口美國,直接為沃爾瑪、K-mart等大型連鎖超市供貨,20%出口德國、英國、日韓等國家。

回鄉發展養老農業

在很多人眼中,鄧曉琳已經成功,但她似乎不這么認為。“我喜歡不斷地挑戰自我,我想在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道路上,沒有畫句號的時刻。”

2011年,鄧曉琳又開始涉足養老醫療設備、生態農產品種植等行業。每一次開始都是兩眼一抹黑,沒有經驗、沒有技術。但她時常說的一句話是:“人不要以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才行動,而是要相信,只要堅持抓住東風,萬事都可以具備。”

“重慶女老板和北方的不一樣。我們的老板更加豪爽,不拘小節,凡事不會算得那么細。”員工李美鳳說,除了工作,鄧曉琳對員工子女的幫助最讓員工感動。廠里的員工子女考上重本,她會負責其四年學費;員工小孩在天津讀書遇難,她負責解決。

這些年來,在城口貧困山區捐建學校等愛心活動中都有她的身影。“我們正在天津嘗試讓養老和生態農業結合,如果成功我希望將事業帶回萬州、城口發展。”

(原標題:鄧曉琳把小家具賣到了全美的主流超市  記者:王秋思)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