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海關推動家具木材進出口效率提升
作為“中國中部家具產業基地”和“全國實木家具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南康區和南康家具產業近年來廣受人們關注。家具產業的發展讓該區木材年消耗量達400萬立方米,而贛州的木材資源較為匱乏,75%的木材要由東南亞、非洲、北美、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進口。
為支持地方政府“以進促出”的戰略構想,贛州海關創新思路,主動作為,積極為南康木材及家具進出口創機遇、作服務、助發展。
打造進出口監管大平臺
以往,南康區進口的木材大部分在口岸進境或是在沿海市場采購,存在商務成本高、運輸費用大、轉手環節多等問題。而在該區建設海關監管場所后,企業在當地即可實現快速通關驗放,真正實現把口岸搬到家門口。
針對地方開放平臺建設的需求,贛州海關特事特辦,積極支持。今年3月20日,贛州海關收到南康區政府申報設立海關監管場所的正式申請,3月23日,南昌海關立即派員前往南康區實地調研,指導監管場所建設。4月21日,贛州陸路查驗場順利通過南昌海關驗收,成為江西省第一個按“三互”大通關要求建設、硬件和軟件設施一流的海關監管場所。贛州陸路查驗場正式運營的第一周就受理木材進境報關539立方米,價值15.7萬美元。
“贛州陸路查驗場的建成,為我們公司的木材進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江西魚珠木材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玨如是說,“木材實現在當地驗放,節約了時間、成本,方便了企業。”
推出快速通關組合拳
產業發展需要堅實的平臺和良好的環境,為支持南康家具產業的長遠發展,贛州海關與南康區政府簽訂了《關于促進南康家具產業國際化戰略合作備忘錄》,著力營造便捷的通關環境,為促進南康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群的宏偉目標和產業國際化發展戰略提供保障。
相關閱讀:南康欲走出低端制造家具產業
結合南康區木材的物流特點、進出口規模和海關監管的特殊要求,贛州海關就木材進出境監管專門制定了監管方案。采取木材申報價格提前預審、擔保放行等方式縮短通關時間,并主動聯系木材進口主要口岸大鵬海關,協調解決企業碼頭提貨障礙等問題;贛州海關為江西魚珠木材市場有限公司等該區進口木材運作主體企業特批“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資質,提高木材通關效率,并推行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
自贛州陸路查驗場投入運營以來,南康區共驗放貨物52個集裝箱。木材進境通關環境實現了“通關零障礙、服務零距離、窗口零投訴”。
落實關檢合作“三個一”
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是新時期國家對口岸管理部門提出的新要求。在“三互”大通關背景下,贛州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密切合作,對南康區木材進境實行聯合查驗,“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關檢合作的加強,將原先的單向管理轉為多元治理,既節約了監管資源,又提高了監管效能。新的協同治理模式,為企業帶來的不僅是通關環節的減少和成本的降低,更是事業發展的信心和投資意向的堅定。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改革,通過屬地管理、前置服務、后續核查等方式,為企業提供通關服務,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贛州海關相關負責人羅曉華說。
(原標題:贛州海關推動家具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李宛容)
- 上一篇:江西玉山縣建家具產業園
- 下一篇:第30屆東盟家具工業理事會會議在重慶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