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家具出口2014年前11月達40.5億 增長7.6%
據海關統計,2014年前11個月,大連關區出口家具及其零件(以下簡稱“家具”)40.5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6%;以美元計價,折合6.6億美元,增長8.9%。
一、2014年前11個月大連關區家具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11月出口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14年11月當月,大連關區出口家具3.9億人民幣,同比下降4.6%,環比增長14.3%。
(二)一般貿易方式主導出口。2014年前11個月,大連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家具34.6億人民幣,增長8.9%,占同期大連關區家具出口總值的85.4%。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5.4億人民幣,下降2.1%,占13.3%。
(三)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主體。2014年前11個月,大連關區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家具22.3億人民幣,增長1.4%,占同期大連關區家具出口總值的55.1%。同期,民營企業出口17億人民幣,增長17%,占42%。
(四)美國、日本和歐盟為出口主要市場。2014年前11個月,大連關區對美國出口家具12.5億人民幣,增長10.6%;對日本出口11.8億人民幣,下降2.3%;對歐盟出口10.8億人民幣,增長17.1%,上述3者合計占同期大連關區家具出口總值的86.7%。
相關閱讀:順德家具出口將有“快車道”
二、當前我國家具企業面臨的問題
(一)人民幣對外升值。自2005年7月22日我國開始施行人民幣浮動匯率制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中間報價從8.11一直飆升至到2014年8月初的6.14,降幅高達24%。匯率的提升極大地削減出口家具企業的利潤空間,造成出口價格的大幅提升,使得我國出口家具的價格優勢明顯降低。尤其是對于那些出口低附加值、依靠出口退稅生存的企業壓力尤其顯著,甚至出現工廠倒閉情況。
(二)國際家具市場低迷。家具出口區域相對集中,主要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流海外家具市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房地產業長期處于低迷,拉動家具消費能力明顯不足。歐盟地區受歐債危機影響,經濟疲軟,需求萎縮。日本市場因日元升值延緩經濟復蘇的步伐,消費信心不足。一系列主流國際市場的低迷對家具出口企業可謂是雪上加霜。
(三)國外技術壁壘頻出。“雙反”調查和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歐美國家和地區控制家具進口的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如2011年2月28日,美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國木制臥室家具反傾銷案進行行政復審調查。2011年1月3日正式生效的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再次調低了在全美銷售和批發的木制品甲醛釋放量。歐盟《原產國標簽法》也于2011年3月3日生效,該法案對進口產品產地、原材料原產地、環保性能作了規定和嚴格要求。而2013年3月又對木材和木制品開始實施FSC森林認證,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家具企業的出口難度和出口成本。
(四)企業成本急劇上升。一方面,木制家具原材料受到木材出口國產量減少以及限制出口的政策的影響,原木、板材的價格飆升。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和國際有色金屬期貨價格的上漲,油漆、膠黏劑、海綿、五金件的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進一步壓縮出口家具企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伴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不斷削弱,勞動力也不如從前豐裕。人力資源成本的大幅提升,極大地制約了諸如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甚至一度出現了用工荒情況。
(五)原始創新能力不足。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產品仿冒和抄襲,這是中國出口企業不可回避的共性問題。部分企業不以質量與創新贏得市場,而以單純的惡性價格戰占據市場,一味的考慮如何短平快的形成利潤,而無長期的產業規劃和成長藍圖,長此以往,這不僅不能為企業帶來應有的利潤,而且也極大的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出口家具企業應將更多精力放在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上,逐步形成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