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茫茫多的家裝陷進,你準備好了嗎?
1、設計師陷阱:往自己熟店里帶
一些裝修材料商為推銷材料,千方百計與設計師搞好關系。有的設計師將業主帶到自己熟悉的店里,故意幫業主打折,讓業主很感激。實際上,建材商早為設計師辦了銀行卡,每筆生意按10%給他回扣,每月定期將錢打到卡上。
還有些設計師把業主帶到一些不知名的建材品牌店里,去之前就發短信給材料商,讓其抬高價格。到現場,設計師幫客戶討價還價,最后打7折優惠,實際上是“虛打折”,買到手的材料是三流貨,質量根本沒有保證。
對策:盡量買一些知名家具品牌的材料,不要讓設計師牽著鼻子走,而是自己去比價和還價,也可以通過網上組織團購,以獲取更大折扣。
2、設計陷阱: 故意繪制簡單草圖
業主交了定金后,一些設計師往往只繪制一個簡單草圖,只有幾張圖紙,上面裝修的很多部位都沒有細化。這時,裝修公司就催著業主開工,然后邊設計邊施工。
開工后,業主會發現,與圖紙上不一樣的東西越來越多,這里要添一個柜子,那里要加一個隔墻,增加的開關、插座等小東西就更多了。一套房子裝修好,比圖紙上多出一二十個大小項目,費用增加一兩萬元是尋常事。
由于前期設計圖紙不夠細化,在實際裝修中,會出現像插座距離電器太遠、開關位置不好等問題,既影響美觀,又影響使用。
對策:裝修開工前,一定要求設計師提供完整和細致的設計方案,以及相應報價,開關和插座在哪個位置都要注明,這樣可盡量避免增項,保證裝修效果。
3、施工陷阱:減料尋常事
墻面乳膠漆應該刷兩次底漆、三次面漆,才能達到效果。如果業主不經常去裝修工地監理,工人就會只刷一次底漆、兩次面漆。這樣,不僅少做了活,還可把沒用完的油漆偷偷拿走。
在水電施工中,強電和弱電、冷水管和熱水管要分開開槽,槽與槽之間有一定距離,但如果業主不到現場盯著,有些施工隊為省事,就將強電和弱電放在一個槽子里。等業主來看,槽子已覆蓋好,造成的后果是,電視效果受影響。
對策:業主要經常去施工現場檢查,刷墻時,每天最好去看看。對隱蔽工程,應按合同驗收后方可隱蔽。
相關閱讀:工薪族裝修不要犯以下9大錯誤
4、材料陷阱:5桶乳膠漆中4桶是次品
有一家裝修公司,給一套新房做裝修,需要刷5桶乳膠漆。裝修時,先按合同買了1桶優質油漆,刷到墻上,給業主看,以取得信任。趁業主不在時,其他4桶漆則用次品。一桶價格相差200多元,僅墻面乳膠漆這一塊,以次充好,就可牟利1000元。
還有一些施工人員把沒用完的材料偷偷帶回家。比如一套房子,本只需要15卷銅線,可能最后用掉了17卷。實際上,是工人將每卷沒用完的一部分,趁業主不注意偷偷帶走。
有的裝修公司和施工隊,常會要求業主去買一些輔材,每次好像錢不多,但次數多了,錢的數量也不小,而實際上,這些輔材都包含在預算之內。
對策:材料進場時,業主按合同和報價書對材料驗收,并規定任何材料未經驗收,不得使用,這樣就可防止以次充好。
5、報價陷阱:報價故意漏項
有時,設計師做設計時,會在電視背景墻上增加一個特殊造型,以點綴墻面。而在該公司標準化的報價書里,只有背景墻的價格,沒有造型的價格。直到造型開工時,設計師才告訴業主,需要增加1000元。這是目前在裝修設計中,比較高明的報價漏項,讓業主防不勝防。
更多的做法是,裝修公司在預算報價中,故意省掉某些必做的項目,看起來整個工程的報價不高,但在裝修中,這些漏掉的項目又不得不做。像有些柜子后面要做隔斷,在設計時,業主沒有想到這個,到施工后,就發現柜子不能當做隔墻用,不得不增加隔斷,就多出一筆費用。
有些裝修公司將多個項目一起混合報價,把一些高出正常價格的報價隱藏在里面,消費者看不清也看不懂。
對策:業主審核報價單時,應先把施工流程和工藝弄清楚,逐項核對,看報價是否合理。一定要了解收費標準,吃透項目報價書。審核報價書比較專業,最好請懂行人士來把關。
- 上一篇:如此全面的家裝流程你不得不收藏(二)
- 下一篇:家庭裝修的前期3個環節詳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