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常見裝修“潛規則”
裝修中,不少業主選擇了裝修公司,但市場上大大小小的裝修公司該怎么選擇呢?低價的真的好嗎?自己裝修真的省錢嗎?不規范的施工隊往往就在這方面做手腳,利用以劣代優、以低價報高價、以次品報正品來欺瞞業主,多花冤枉錢。
設計“潛規則”:遭遇“回扣門”
設計裝修第一步,當有家裝設計師向您推薦“指定品牌”建材,非此不可時,吃回扣的潛規則或已發生。
見招拆招
據悉,設計師吃回扣在一些小裝修公司已是司空見慣的“潛規則”。一些小牌或無牌劣質建材為推廣銷路,常會許諾給裝飾公司設計師回扣,高達20%。
家裝公司對設計師管理規范,有成熟的管理機制是關鍵。裝飾公司從源頭規范設計師管理,給消費者簽訂規范的裝修合同,把所有主材、輕工輔料的明細都清楚寫進合同,就能讓設計師沒有可乘之機,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報價“潛規則”:低價高拆忽悠人
每一小項報價挺低,眾多累計,大項總價不知不覺高了起來,預算裝修第二步,低價高拆成為常見“潛規則”。
見招拆招
利用低價招攬業主,再通過巧立名目把實際價格報高,這是一些不規范小公司搶奪業主時常用伎倆。
規范裝修合同《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中附表3、附表5、附表7、附表9分別為“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報價單”、“裝修材料明細表”、“裝修工程變更單”、“工程結算單”,完整細致約定了裝修預算及材料,規范簽訂合同能有效預防預算虛報。
購材“潛規則”:代購主材以次充好
裝飾公司為業主代購主材,原本是為了幫業主省心,卻在實施過程中可能走了樣,出現了裝飾公司謀取私利、以次充好不良現象,業主被“潛規則”。
見招拆招
裝飾公司為業主代購主材,原本是為業主省時省心,但在實際中有的卻逐漸“走樣”,代購主材成為一些人投機獲利的手段。
選擇正規裝飾公司,一般都會有詳細的工料分析,明確標注用材品牌、規格、單價、數量、人工工資等,這樣即使業主沒有裝修經驗,也能明白消費。
- 上一篇:水路安裝時如何選擇管材
- 下一篇:您的裝修適合哪種開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