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與紅木爭奪戰,誰是木中之王
前幾日,關于紅木與金絲楠木之間又掀起了一場口水戰,先是針對近期的一些地方報刊刊登金絲楠木是“木中王者”的文章,《信息時報》刊登了一篇《金絲楠家具市場亂象假話齊飛:購買還需理性消費》的報道,根據伍炳亮的介紹提醒消費者謹慎甄別。
緊跟著就有一位應是經營金絲楠木的人士發表了《紅木之美可妝國,金楠之美可稱帝》的文章予以對陣。看標題就讓人感嘆:如果是我等粗俗之人,想破腦袋大抵也只能想出來綠葉、紅花之類的,但人家怎么就能那么文學、那么委婉的說成妝國、稱帝呢。。。當然,文中也延續了其“稱帝”的思想:金絲楠木是“木中之王”,現在“王者歸來”!并且揣測因為伍炳亮是做紅木的,在“詆毀誣陷”金絲楠木,此舉“更讓紅木暗淡無光”。。。
做過紅木也做過一些金絲楠木,老早就聽說“木中之王小葉紫檀、木中之后海南黃花梨”,也聽說過“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有人把金絲楠木稱為“軟木之王”也還認為說的過去,雖然是柴木,金絲楠木也算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但是把金絲楠說成是“木中之王”真的不敢茍同。且不說“一黃、二紫”,就是“三紅”擺在那也輪不到金絲楠木來稱王吧?如果說“曾經”,曾經楠木連樺木的價格都比不上,稱什么王?從來都沒有爬上王位,談何“歸來”?硬生生的把它說成是“木中之王”,難不成該作者把全年都當成愚人節在過了?
先談歷史,金絲楠在歷史上絕對不是什么“老百姓用了要殺頭”的“皇室專用”木材,姑且不說此事早就查證為無中生有,就是到木材市場上去看看也知道不可能,現在那些出售金絲楠N百年拆房老料的木材商難不成是去拆了故宮的房子?
說“皇室有用”是對的,故宮確實有用金絲楠,但那是做大件漆木家具“內胎”用的,都是”不見光“、“不露臉”的。故宮里楠木凳、幾之類的小件家具,基本都是供太監用的。誰能告訴我太監算不算是皇室?
再談紋路,獨特性不用說,每種木材的紋路都不一樣。金絲楠木的紋路確實讓有些人眼前一亮心生歡喜,但絕沒有那位作者講的那樣“無木能比”,在很多人看來,其過于“濃艷”,張揚有余內斂不足、輕浮有余沉穩不足。當然,關于張揚與內斂、輕浮與沉穩孰優孰劣的問題,也是全憑個人喜好,就像直到現在為止還有人覺得掛著手指粗的金項鏈可以彰顯自己是“款爺”。
談到其材質的密度、硬度,很多人就更對其不屑一顧:輕飄飄,不扎實,并且木質太軟,指甲一劃一條溝、拳頭一砸一個坑。在一次聊天中爭論金絲楠的材質,一位木友在對其嗤之以鼻之余,用牙齒就從一根金絲楠鎮紙上咬了一塊下來。此事在場的人皆哈哈大笑,唯獨本人暗然傷神,因為那根鎮紙是我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流行將紫光檀的圈椅配上金絲楠的座板,有人一坐之后就凹了的事沒見嗎?
關于其驅蚊避蟲的氣味,建議那位作者不要當作什么“亮點”來提,連蚊蟲都不敢靠近的東西,對人體會有好處?沒聞過海南黃花梨刨切時的降香味,就不會明白那是何種讓人“上癮”的味道,用小葉紫檀粉做過熏香的人也永遠忘不了那種醇醇的檀香味。
關于那位作者對價格的說法更是讓人費解,伍炳亮說一張金絲楠圈椅7000的價格是市場上的通貨價,沒有說是精品、極品的價格,但該作者卻豪氣沖天的說他愿意花10000一張買100套,但是,要求:“邊框、面板滿XX紋、XX紋或XX紋,必須是XXX產的陰沉木,有香味”。。。
作為生意人,這位作者應該知道換了買賣標的物再來說價格等于沒說,也就是過個嘴癮而已。如果這位作者真不知道,那么我來告訴你:1、任何東西,哪怕是塊泥巴,其中也有精品、極品,并且價格都是不菲的。2、“一分錢一分貨,二毛錢二分貨,三元錢三分貨”,通貨、精品、極品的價格是幾何級的關系。金絲楠圈椅通貨7000一張的價格,絕大多數做家具的人都會賣給你,并且量大從優,按你那個量,打個八折都有人賣給你。
當然,該作者對紅木人還是很“關心”的,文中的還不忘提醒:“我們還要摸準市場脈搏,正如很多做紅木的廠家改行做金絲楠一樣。消費者喜歡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局外人為其關切之深潸然淚下,局內人對其神來之筆啼笑皆非。。。唯有哈哈一笑:先尋思好你自己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吧。
曾有幸拜讀過海巖《姚黃魏紫俱零凋》一書,其中對金絲楠木的歷史真相還原的比較詳實,在此予以摘錄,供諸位參閱。
相關閱讀:揭秘紅木家具的化妝術
還原金絲楠木真實的歷史
本文摘自海巖《姚黃魏紫俱零凋》
這兩年被商家炒得最厲害的,就是楠木。楠木多被稱為金絲楠,非常好聽的名字。和它的名字一樣,楠木的確擁有良好的木性和美麗的外表。除此之外,還有風光的歷史和“顯赫”的身世。
紅木書桌抽屜的金絲楠陰沉木屜板
但楠木畢竟是軟木,不在紅木之列。楠木最適用于建筑,雖有“軟木之王”的美稱,但畢竟較多擔當“干粗活兒”的角色,與明式和清式家具的主要用材黃花梨和紫檀等硬木相比,從來都沒有處于同一等級。由于黃花梨和紫檀這些年原木稀缺,價格高漲,商家難以囤積,賣方無力炒作,而紅酸枝等紅木家具主力用材的幾分天下,版圖也早已劃定,很多人便把目光投向市場上前些年并不太熱的楠木。楠木似乎也具備了一切可供炒作的條件,于是從2011年開始,對楠木的宣傳炒作幾乎鋪天蓋地,市場成效非常顯著,一年內從幾千元一噸迅速炒到兩三萬元一噸,老料炒到五六萬元一噸,楠木陰沉木炒到十萬元一噸,炒作非常成功。炒作者都在說金絲楠是“皇家專用”,說古代“一克楠木十克金”,還說和珅被抄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家用了金絲楠木等等,不惜編造歷史。
史實中和珅被嘉慶皇帝誅殺時,公布的罪狀第十三條為:“所蓋楠木房屋譖侈逾制,其多寶閣及隔斷式樣,皆仿照寧壽宮制度;其園寓點綴,與圓明園蓬島瑤臺無異,不知是何肺腸,其大罪十三。”說的是和珅仿皇家的式樣和級別蓋房,其罪并非是用了楠木。
清代《圓明園則例》之《物料輕重則例》標明,當時每斤紫檀木折合今天每立方米的價格為154錢;在清代的地位已經退居次席的黃花梨木折合每立方米價格為106.2錢;被今人冠以“皇木”的金絲楠木每立方米的價格為14錢,不到紫檀的十分之一。因紫檀、黃花梨和楠木的重量大異,所以按體積對比價格是最合理的比較方法。從《圓明園則例》看,當時的金絲楠木價格,甚至還大大低于樺木的價格。我看過一個清代的紅木書桌,外表是紅木的,但是拉開抽屜,抽屜的內板是金絲楠木的,說明當時紅木的價格也是高于金絲楠木的。我們經常能看到明清時期制作的黃花梨箱柜家具的內屜、暗板等不見光的輔料,多以金絲楠木或鐵力木制成。
楠木是目前已知的最為耐腐的木材,深埋地下可千年不朽,歷來是棺木的良材。因此,楠木早期出現在古籍記載中,多與民間喪俗有關。楠木木性穩定,很少變形,很少開裂,常見長逾數丈之闊材,所以歷史上主要用于建筑和造船。湖北省博物館里至今還收藏著楠木制作的古船。百年以上老建筑的楠木梁柱光素不漆,色澤沉穆而古樸,莊嚴而不失自然。
楠木歷史上也被用來制作家具。楠木屬樟科,因此有香氣,制成箱柜存放衣物字畫,可驅蟲防蛀。楠木有大料,其材之碩,非紫檀、黃花梨等硬木可與匹敵,制成巨型大柜,壯觀巍峨。用楠木老料制作的文房用品紋理收斂,與文人風骨相符;而金絲外露的楠木則光芒炫耀,最能吸引新玩家的驚羨,以至于近年來市場對“金絲”的熱捧,前無古人。
楠木的癭木在明清兩代家具制作中的地位也比較重要,楠木癭是明式黃花梨古董家具中常見的鑲面,花紋瑰麗美觀,在古董家具的拍賣市場上,僅次于樺木癭的地位。楠木還是漆飾家具優良的內胎。
楠木自古以來就是良材佳木,只是今天的炒作者過于性急,過于極端,反而讓楠木招致無盡的爭議和齟齬。
炒作楠木的人說故宮級別最高的家具是故宮中軸線的家具,說中軸線的家具都是用金絲楠木做的。其所要表達的邏輯是,故宮級別最高的家具就是金絲楠家具。
眾所周知,故宮中軸線就是太和殿、保和殿這一溜“叫大起”、搞盛典的地方,家具都是金漆寶座之類,這些金漆寶座在家具行當里叫漆木家具,或叫貼金、戧金、填金、描金、大漆、雕漆家具,這類金飾和漆飾家具的內胎多由楠木充任。因為當時楠木遠遠不及紫檀等硬木那么貴重,且質輕、耐腐、不易變形,易于吸附漆料,所以一向是漆木家具的優良內胎。硬木因為密度高而不容易抓漆,譬如在鉆石上涂漆,一摳就掉了,吃不進去。漆飾家具的床具與坐具使用楠木做內胎的好處還有一個,就是楠木性暖,冬季坐臥不致陰寒。但無論楠木具有怎樣適宜的品性,把故宮的金漆家具說成是楠木家具,仍然是一種非常荒謬的攀附,可居然有不止一個商家如此指鹿為馬。
楠木在歷史上確實大量用于皇宮禁苑和皇家陵寢的建筑梁柱,在交通運輸能力低下的古代,除紫檀、黃花梨等珍貴硬木外,其他木材基本上都在當地自產自用。因楠木曾被皇家采辦運至北方建造宮殿和陵寢,所以被今天的炒作者詡為“皇家專用”。其實楠木在歷史上從未“皇家專用”過,楠木在南方多省都有民間大量使用的物證,廣泛用于建筑、造船、家具、棺木等制器,在古代并不那么稀罕。用楠木建造宮殿最大的奢費,不在于木材本身,而在于運輸的成本。因建筑用材不同于家具用材,它的用量極其巨大,且整材不可切割。可以想見,在古代,夏季扎成木排順河而下,冬季地面潑冰拖拉前行,耗時數載,把大量整根的楠木從南方運至京城這般浩大工程,非皇家不能為之。在《圓明園則例》中標示的金絲楠每立方米14錢的價格中,運輸的成本不會少于13.8錢。有專家根據史料計算過明清時期楠木的價格,得出的結論是:那時運到北京的楠木價格是楠木產地價格的千倍。
在運輸條件極為便利的今日,以楠木的儲量、木性、成熟期以及歷史上的主要用途,其價格都不足以與紅酸枝以上級別的硬木比肩。炒作者正是因為楠木量大、價低、名字好聽,易編歷史故事,沾皇木之名等諸多因素,才判斷其有巨大的利益空間,于是下本炒作的。
從中國家具制作的歷史來看,中國傳統家具用材中的所謂老三樣,即紫檀、黃花梨、紅酸枝,長久占據家具用材的尊位,數百年來,未曾動搖,價格不僅持久穩定,而且上漲與下跌,都有合理的緣由,其脈絡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有某一種木材忽然突破歷史常規或植物自然存量而大幅上漲,消費者必須多加小心,去偽存真,兼聽則明,少安毋躁,不輕信妄動為好。
據故宮的木器專家稱,故宮確實有少量楠木小件家具,多為凳、幾之類,基本上供太監所用,等級不高。正因為楠木太軟,所以它不適合按硬木形制來制作家具。在買老家具時觀察木質,如果用指甲在家具表面上一劃就出一道溝,可能就是楠木的。軟木的榫卯結構不能承受時間考驗,用久了或經幾次拆裝搬動,容易散開損壞,但用作建筑卻是非常好的。另外做牌匾也非常適合,古代很多大漆牌匾都是楠木做的木胎。楠木體輕性穩,適合漆飾與高懸。
楠木木材紋樣
楠木品種包括閩楠、細葉楠、紅毛山楠、滇楠、白楠、紫楠、烏心楠、楨楠、水楠、香楠等二百余種之多,1997年的木材國家標準中就列入了八種。某些售賣楠木家具的商家說金絲楠產于“楨楠”,但林業部門卻將其列明為“紫楠”的別稱。王世襄先生在其著作《明式家具研究》中,也認為“金絲楠”出自紫楠。故宮那些貼金漆飾家具的內胎到底用的是哪一種楠木,并沒有權威考證,有無金絲當然也無人證實。非說故宮貼金寶座的內胎都是金絲楠的,屬于把一切楠木都冠名金絲楠的行徑,不為利益的話,何以至此。
無獨有偶,這種行徑和當下家具店的銷售模式一樣,雖然楠木分為許多種類,但市場上所有家具店打出的招貼上,無論什么種類的楠木,一律標注為金絲楠木,從未出現過其他楠木名稱。其實行家都知道,金絲楠只是一個形容詞,并非一個樹種。很多品種的楠木都可出現金絲,據很多行家說,楠木能否出金絲也和木材切剖方法和角度、打磨和上色的技巧、光照的條件以及木材的新老和碳化程度有關。那么多文物專家、植物學家都沒弄清的問題,忽然有一個商家站出來自詡權威,說“金絲楠”只出自楨楠,而他們賣的,就是楨楠,他們才是楨楠的真正藏家。
據稱,某些商家惡炒金絲楠后,已在國外尋找私人金融機構,欲發行“金絲楠基金”,以巨量金絲楠儲存作為抵押,試圖將楠木的庫存及概念轉換為金融產品,方便套現脫身。因為楠木真實的歷史身價及當前不具備稀缺性這兩個條件的限制,其持續升值的難度較大。楠木在市場上和許多商家的倉庫里都有相當大的儲存,能以正常市場價格買到楠木的人很多,非一家可以獨占資源,如果熱炒之后迅速轉嫁風險,變現脫身,無疑是相當聰明的做法。
楠木屬速生木,成熟期約在三十年左右。不足百年樹齡的楠木,即可有兩人合抱的胸徑,較硬木動輒數百年的成熟期要短得多。楠木干材巨大,出材率極高,中國很多省份皆有種植,儲量很大,價格突然上揚主要緣于神話式炒作、洗腦式宣傳,泡沫較大。
公允而論,楠木木性優良,外觀也有獨特美感,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用途廣泛,今人愛之,當屬自然。尤其是楠木陰沉木、楠木癭以及水波紋、虎皮紋楠木的美感,被眾多木器愛好者追捧,實屬必然。只是利用楠木的美質和人們對“金絲”的熱衷,某些商家肆意標價,與實際成本嚴重不符,消費者應有權知情,才是事情的關鍵。
以目前被炒到最貴的金絲楠陰沉木算,每噸料約十萬元,一噸料可做四至五具羅漢床,每具羅漢床的木材成本兩萬多元,加上人工(加工羅漢床并不費工)、儲運、銷售成本一萬多元,共約四萬元成本,加一倍利潤可賣到八萬元。如果加五倍利潤賣到二十萬元左右,亦可算正常的話,那么一具羅漢床賣到五十萬元以上,是否算是超高暴利了呢?如果依靠編造歷史,無度炒作,把價格炒到上百萬元,是否屬于商業欺詐了呢?從2011年開始,在市場上一件成本不過萬余元的金絲楠家具的標價忽然飆升至百萬元以上的實例,屢見不鮮。我的朋友就以一百萬元的價格買了一對金絲楠圈椅,問其緣由,其稱現在電視里都說金絲楠是比紫檀、黃花梨級別都高、質量都好的皇木,網上也報道一根金絲楠原木價值等于一幢樓,而且將來還能升值。這位朋友并不知道金絲楠雖經如此熱炒,但在木材市場上的原料價,目前仍在紅酸枝木之下。木材價格與家具價格的差距如此巨大,購買者顯然已被深度套牢,比六千點進場,跌到兩千點以下尚等升值,還要“杯具”!“等于一幢樓”,等于什么樓呢?有些小地方一幢小樓也就百萬吧,而一根金絲楠參天大木重達十余噸甚至數十噸是常有的,價格確實差不多。這類模棱不清的宣傳無非是要灌輸一種印象,比電視上煞有介事、一本正經地介紹數千萬的金絲楠圓桌、上億元的金絲楠羅漢床,還算膽小收斂得多。
信息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人人都可獲得海量的信息,人人都可自由地任意地發表信息,但在這樣的時代,真相往往更加撲朔迷離。尤其是在以“淺閱讀”為主要特征的電視和網絡,當眼球經濟的規則統治一切時,信息的價值不在其真,只在其猛!于是,信息時代的智者,肯定就不是那些盲目獲取信息的人,而是那些拒絕輕信的人,是那些懂得自主分析和冷靜判斷的人。而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只能來自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嚴謹的思維方法。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嚴謹的思維方法當然不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淺閱讀”所能造就的能力。
且不說這些被商家標了數千萬、上億元價格的金絲楠家具都是新仿家具,就是真正的古董家具,包括紫檀、黃花梨古董家具在內,包括出身不凡、傳承有序、著錄顯赫的博物館級的知名藏品在內,無論中國還是世界,單件家具迄今為止都沒有出現過破億的價格。在金絲楠老家具存世量較大的情況下,在2012年以前,在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知名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金絲楠古董家具上拍的實例都相當少見,幾無記載可查,顯然說明傳統的家具藏家很少認為金絲楠家具可以進入收藏的范圍。
- 上一篇:美式風格是一種生活方式
- 下一篇:細說明清繪畫中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