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馬未都如何與賣家還價
來源:家具迷
發布時間:2014-11-06
導讀:
一天,有個記者在采訪馬未都時,提了一個實際且很有趣的問題:您是行家,買了這么多的寶貝,是如何跟賣家還價的呢?對此,馬未都是如何回答的,一起看看吧。
一天,有個記者在采訪馬未都時,提了一個實際且很有趣的問題:您是行家,買了這么多的寶貝,是如何跟賣家還價的呢?
馬未都回答說,我跟賣家還價的原則是讓做生意的人都有錢賺。比如我看中一個東西,賣家要價12萬,我還價10萬。他會說,好,成交。雖然他的要價是12萬,但我知道,給10萬他就能賣。他多要兩萬,是等我還價呢。對此,我們彼此之間心里都是有數的。
記者接著問:那您為什么不試試還價8萬或9萬?
馬未都回答說:人家的東西值10萬,如果非給8萬或9萬,那就離譜了。適當地多給人家一點錢,讓人家多掙一點。當人家再有古董的時候,想到的第一個買家,一定是歷史上讓他掙過錢的人。他可能說:“馬未都這個人不錯,讓我掙錢了,這古董我得先給他看。”我一看,嘿!這東西我喜歡,就買了。這樣,就保持了一個進貨的通道。要是人家說,“我賣誰也不賣馬未都,這主兒一分錢沒讓我賺過,還老讓我賠錢,回回把我弄得半死,我才不給他呢”,這條進貨的路不就斷了嘛!
記者又追問:搞收藏的人有的是,為什么您的機會比別人的機會多得多?
馬未都回答說:誰堅持讓人家有錢賺的原則,人家就會想著誰,誰的進貨機會自然就會多。雙贏比起單贏有個大好處,就是雙方都能贏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相關閱讀:家具收藏家馬未都 從工人到收藏大師
- 上一篇:古代婚床之極品 千金小姐的必備嫁妝
- 下一篇:百年恭王府 半部清代史 精雕續傳奇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