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洗心 淡然似仙
從千百年前的王公貴胃,到現如今的平民百姓,“三大貢木”(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老撾大紅酸枝)素來傲視于其它紅木,被視為紅木中的佼佼者。現如今,更被視為奢侈品,對于“三大貢木”在紅木家具市場的影響力,大家已經了然于心。
但是這“三大貢木”為何歷時千百年,都能得以受追捧,除了其稀缺性、藝術性以及歷史底蘊和育人文化,這“三大貢木”與生俱來自然散發出的香氣,也是成就“三大貢木”不可替代的地位的重要原因。
“三大貢木”的香氣解讀
小葉紫檀---檀香
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有淡淡的檀香味,新剖開的木材比較明顯,久則轉為無味。小葉紫檀新切面呈橘紅色,經過一段時間的氧化之后變為深紫色或紫黑色,如果置于日光直射的地方,則轉為灰白色。在選購紫檀家具的時候,通過味道辨別僅限于剛剛制作的家具或者新剖開的木材,切不可單純迷信檀香味,需要綜合考量。
海南黃花梨---辛香
關于海南黃花梨的香味,有一種說法將其視為“癮”,而讓人上癮的正是它似有似無,無法定格的香味,其氣味辛香、清幽、自然,需不斷地在空氣中尋覓芳蹤。
海南黃花梨的味道并非一成不變的,據周默在《木鑒》中記載:新鋸開的黃花梨有一股濃烈的辛香味,但時間久了,特別是成了老家具,其氣味則轉成微香,一般聞不出來。
老撾紅酸枝---酸香
老撾紅酸枝學名交趾黃檀,又名大紅酸枝,是紅酸枝類中木性最好、應用最廣泛的木材。這種木材產自老撾、越南,通常呈深紅色,有黑色條紋(俗稱黑筋),帶酸香氣。老撾紅酸枝密度較大,沉于水,且不易開裂,適宜雕刻,是制作古典家具的優良木材。
撇開“三大貢木”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單就木材本身而言,如:紋理、色澤、密度、手感等,市場上有不少其它紅木也十分適合用來做家具,然而,這些紅木的木性雖好,但香氣卻遠不及“三大貢木”。
例如“緬甸花梨”:其木紋清晰,結構細而勻,有些部位有明顯的虎皮紋,斷斷續續很是美觀;顏色偏紅,木紋就是淡紅色的,整體看好像肉色;材質硬重,密度高。
從以上特點來看,緬甸花梨不失為一種極好的木材,唯就失在這香味上。緬甸花梨又稱香花梨,有一種檀香味,說好聽些是“香味悠遠醇厚”,說直白些則是“香氣過于濃郁”,遠不及海南黃花梨的清幽辛香。
木香洗心 淡然似仙
食秋葵而防癌,聞木香而洗心。在家中收藏擺放了“三大貢木”家具的藏友,想必對以下場景不會感到陌生:
忙碌的一天,回家推門而入,迎面飄來一縷淡雅的檀香,熟悉而自然的幽香,頓掃一日之疲乏。此時此刻,裊裊幽香總能把煩躁的內心,片刻間帶到曲徑通幽的境界,讓心靈在自然淡雅的縷香中洗心……
中式傳統紅木家具除了有育人功能、禮儀功能之外,還有一種陶治心靈的功能,那便是木香洗心。這也是“三大貢木”家具為何倍受諸多人士迷戀的原因。
- 上一篇:中國家具史大觀
- 下一篇:星月菩提手串制作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