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與交椅和現代家具的融合
傳統是根,創新是葉。回歸傳統,不是保守,不是倒退,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根深才能葉茂,在扎實的根基上創新,靈感才能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我們要把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來,讓它們煥發出時代的光彩。中國傳統文化是千年的文化積淀,折扇、屏風等優秀傳統藝術是歷盡滄桑依然閃爍的璀璨鉆石,它們是對生活美化的裝點,是一個時代盛世的見證。
折扇在其他設計領域中的運用
折扇元素也廣泛應用于現代家具、室內裝飾和廣告設計。因為優美的扇形應用范圍很廣,很靈活,不管是古典風格還是現代風格,幾乎所有的設計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折扇的收放自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好的折扇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甚至成了友國邦交的禮物。交椅也不例外,也是人們身份的象征,與折扇一樣經歷著歷史的變遷。
交椅源于古代的馬扎,馬扎又源自北方少數民族的“胡床”,是漢代自胡人傳入的。交椅因為可折疊,搬運方便,固倍受漢靈帝鐘愛而經常被提及。這與朱棣喜愛折扇的開合自如、卷舒方便不謀而合。同時,胡床也是我國古代民族相互友好往來與不斷融合的標志。胡床經過演變,在宋元時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分為直背與圈背兩大類。明代的交椅又在前人圈背交椅的基礎上進行了延續與發展,其造型愈發優美而流暢,形成了著名的“圈椅”。受折扇的材料和制作工藝的影響,圈椅造型圓婉優美,體態豐滿勁健,材質多種多樣,如紅檀木、黑檀木、小葉紅檀、雞翅木等,其中以黃花梨最為珍稀。明代圈椅的工藝,也有螺鈿、雕漆、漆上灑金和退光洋漆等多種。
紅酸枝交椅
延伸閱讀:中國古典家具太師椅的由來
折扇與交椅的發展都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被當時的統治者所鐘愛,它們的發展似乎不約而同,一起開啟了各自領域的新紀元。
在現代家居設計中,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設計師們往往在家具上大做文章,他們充分領悟了折扇的精神,研發出很多節省空間的家具,如折疊床、折疊沙發、折疊桌椅,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折疊刀、折疊餐具、折疊車等等。扇形的家具還可以很好地嵌入幾乎任何一個角落,比如說矩形空間的四角,既優美又實用,還不容易因為有銳角磕傷人。
再如傳統家具中的月牙桌,呈半圓形,其酷似月牙的造型和弧形的扇面如出一轍,又各有千秋,造型都非常優美。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張月牙桌拼合在一起用。兩張月牙桌合在一起,剛好是一個正圓,這正應了中國人“和”的精神,應了大團圓的景。
如今在廣告設計中,扇形也成為古典與中式設計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廣告的受眾即使沒看到產品,光是看到扇形元素,產品的定位也已經知道了幾分。扇形識別性很強,可以說是“先聲奪人”。在普通的裝飾領域,如裝飾畫、鏡框、古典窗框、小飾品、標志設計中,更是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扇形的演繹,所以說折扇魅力勢不可擋,是設計界永恒的元素。
- 上一篇:折扇對傳統家具的影響
- 下一篇:紅木家具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