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門外漢 歐式家具中的專用名詞術語大全
歐式沙發的工藝有很多種,光聽導購員的介紹可能讓您云里望月、霧里看花,自己摸不到頭腦,家具迷幫您“撥開云霧見青天”,不做門外漢。
1、立水:面板與腿之間的木質部分,或座框的裝飾性部分。
2、直方腿:一種腿的設計風格,在17世紀椅子和桌子中使用。
3、曲形面板(bombe):法語中用來描述彎曲的,外凸的面板。18世紀末期的斗柜抽屜,從上部到底部彎曲,或著從一邊向另一邊彎曲的面板。
4、渦卷形的腳:家具與地面接觸的短腿。這種腿由兩個部分組成,并在外側凸出的部分連接。形似S形曲腿。這種腿常見于赫波懷特式中的斗柜和辦公桌中。
5、曲腿:18世紀上半葉餐桌和餐椅腿的風格(安妮女王,喬治亞早期,奇彭代爾時期)腿的中上部向外彎曲,中下部向內彎曲,從上到下漸細。末端有葉形、爪抓球、爪形或渦卷形雕花,在向外彎曲的部分有時會有雕花裝飾,如貝殼或葉形圖案。
6、浮雕圓花飾:18世紀中期,家具上的雕刻性裝飾,尤其會在曲腿的中部雕刻。常常是橢圓形,通常周圍有渦卷形,葉形雕花。這個名稱源于未加工的圓寶石。
7、木線條:實木家具中連接皇冠頂的部分。通常進行雕刻或者鑲嵌來進行裝飾。
8、中國式的格狀椅背:這是奇彭代爾椅背的特征,源于中國藝術風格(18世紀歐洲模仿的家具,紡織品,陶瓷等的花樣設計或裝飾)。
9、中國風:這個術語用于描述奇彭代爾風格中西合璧的格子椅背。在17至18世紀時期非常流行,直至1765年。在19世紀早期重新興起。從那以后大概50年循環流行一次。
延伸閱讀:中式裝修與歐式裝修的五大風格差異
10、爪抓球:運用在椅子或者桌子的腳上,一頭獅子或者一只鷹的爪子抓著一只球。這種設計元素在18世紀中期廣泛流行,并且后來用在家具設計中,直至18世紀后期古典主義的復興。
11、檐口:圍繞在高柜,書柜,衣柜,所有較高的柜子頂部邊緣突出的部分。
12、弓形:用來描述早期喬治亞和奇彭代爾的曲形椅腦;蛇形椅背也是其中一種。
13、鎖眼蓋:嚴格的說,這個詞是表示有盾徽的盾,但是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在抽屜上圍繞鎖眼的鑰匙孔板。
14、法式曲腿:輕巧的,瘦長的曲腿,多用在18世紀洛可可風格的家具上和維多利亞餐椅上。
15、中楣:用來延伸柜頂的裝飾木條,這是櫥柜中重要的裝飾性部分。
16、哥特式背板:在中世紀藝術風格之后的奇彭代爾式椅背,類似拱形和彩色窗格透雕工藝。這種設計元素在溫莎椅上得到了體現。
延伸閱讀:影響非凡的哥特式家具風化
17、梯狀椅背:奇彭代爾風格,椅背橫桿呈流線型。這種設計元素經常用在鄉村風格餐椅中。
18、條狀椅背:一種經典的椅背設計,形似古希臘的豎琴琴弦。用于18世紀后期餐椅,沙發桌和角桌中。
19、薄皮鑲嵌:這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鑲嵌,而是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薄皮進行拼接,拼接成不同圖案的外表。薄皮技術在17世紀末期時非常流行,當時也是出現在宮廷貴族的家具中。在18世紀早期開始衰落,在1775開始復興。
20、獎章飾:橢圓形獎章圖案,在18世紀晚期古典家具風格中盛行。
21、渦卷形:用來描述S形的雙曲線,這種設計元素在18世紀中期高檔的家具支腳上得到體現。
22、描金:在家具表面鍍上一層金色,更加光彩奪目。描金層在18世紀的法國風靡一時,在皇宮的家具中非常流行。
23、車形腳:一種支腳,多應用在18世紀晚期餓餐椅和維多利亞的餐椅上,這種是小的圓形腳,比腿的直徑稍大。
24、裝飾形背板:奇彭代爾椅背的一種設計元素,不規則雕刻的弓形,渦卷形。
25、軍刀腿;主要用在攝政時期風格的家具上,類似于彎曲的刀。
26、內凹形椅背:18世紀晚期非常流行的椅背的設計,雕刻的椅背板條相互圍繞;首先使用在亞當風格的家具中,后來融合到赫波懷特式的餐椅設計中。
27、壇狀尖頂飾:在18世紀晚期古典主義復蘇時的裝飾性圖案,特別應用在亞當式風格中。
綜上就是歐式家具中經常會用到的工藝及其專用名詞,希望為歐式家具的愛好者和收藏家們帶去一些收獲。
- 上一篇:歐式家具的裝飾方法
- 下一篇:美式家具的配飾布置 注重空間和軟裝的整體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