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全球著名設計師
十八位為世界留下經典設計的設計師,他們有的已經離去,有的已經不再年輕,但他們的作品永遠流傳,“一直被模仿,而從未被超越”用來形容他們再恰當不過了。
設計師 Achille Castiglioni
設計師阿基利卡斯蒂利奧尼生于米蘭,卒于米蘭,是傳奇的義大利建筑師暨工業設計師。在他長達五十七年的設計生涯中,創造了風格獨具,意味深長,具有高度創意的產品,種類繁多諸如家具,燈飾,展覽布置等,都曾留下卡斯蒂格尼涉獵的足跡,卡斯蒂廖尼在當代設計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阿基利卡斯蒂廖尼的作品以許多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技術完成,并具有傳統性或具實驗性價值的外型,帶給世人深遠的啟發和影響。
設計師 "Adrien Gardère
法國設計師Adrien Gardère 2000 年開始創立自己的事業,他創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家具設計、舞臺設計與室內建筑。 Adrien Gardère 的事業版圖擴及米蘭、倫敦、巴黎、開羅…… 等世界主要都市,甚至遠赴印度及印尼。從米蘭、倫敦、開羅到印度都有他的足跡。
Adrien Gardère 創造了一個知識與行動之間的對話,為傳統與現代找到了全新的演繹方式。其設計的作品兼顧了傳統實用性以及當代趣味感,在嘗試擺脫典型設計舊有框架的同時,也不忘加入產品該具備的舒適度及其特有的生活風格。
設計師 Alberto Meda
1945 生于意大利米蘭,Alberto Meda 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特例,他并不是念建筑或設計,而是機械工程師。他的機械背景和實驗精神,讓他從零件的選擇開始,到每個部分的調整度,都經過精細計算與設計。
Alberto Meda 擅長制作實用且具創意的產品,認為必須“以解決生活細節問題為其設計核心”。 1973 年于著名義大利家具品牌Kartell,擔任內部產品研發之技術主管,并負責內部塑膠材質研究中心,于1979年成為自由設計師,與極多不同產業合作,如Alfa Romeo Auto, Alias, Alessi, DANESE,作品在家具與燈具設計領域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有些還成為MOMA 的永久收藏。
設計師 Alessandro Copetti
Alessandro Copetti 原為義大利SYN FACTORY 公司的創辦人暨室內設計美學的首席設計師,其客戶均為富紳名流。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如替義大利頂級服飾品牌Giorgio Armani 旗艦店的設計、U2 合唱團經理人的委托、和瑪丹娜的倫敦豪宅等,在歐陸設計圈,他早已功成名就,研發設計揚聲器為其本人對于音響的濃厚興趣。充滿創意、極富藝術細胞的Alessandro 讓U-vola 迅速的在Hi-Fi 界引起注意,并將揚聲器融入時尚品味。
設計師 Antoni Arola
加泰羅尼亞設計師阿羅拉(Antoni Arola),日前獲得西班牙科學和技術部以及巴塞羅那設計中心頒發西班牙國家設計獎。組委會經過慎重的評選后,認為阿羅拉在室內設計方面有著顯著的成就,其一系列創新和富有感情的作品,表現了他發展成熟的設計風格。阿羅拉1984年開始活躍于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領域,他設計的「Alades chair」和「Nimba lamp」亦曾讓他奪得了多個獎項,成績超群。
設計師 Antonino Sciortino
1962 年生于Palermo,8 歲起,即在父親的店中,嘗試著鋼鐵的軟片鍛造;基于對于舞蹈的熱情,他前往羅馬,展開了做為編舞舞者的職業生涯;編舞之余,他將其余的時間繼續奉獻于鋼鐵工藝設計,至今,也成為其主要的生活重心,在他的工藝作品中,處處可見其工匠手藝和創作情感。現今定居于意大利米蘭。
設計師 Antonio Citterio
Antonio Citterio 自1950 年出生于意大利的Meda,他為整個設計界帶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新設計以及建筑走向。 Antonio Citterio 活躍于科技、工業與社會變遷關系中,作品融合傳統與現代,簡潔、明亮,建筑般的結構是創意的靈感,他的加入是義大利設計方向的轉捩點,成為倡導現代風格的先鋒。
讓Citterio 光芒乍現的是“Doralice 椅”,桶型的椅子以獨特氛圍吸引中產階級的目光,之后陸續運用不同材質如塑膠、不銹鋼、鋁等,滿足家具的基本功能要求,謹慎拿捏創新與市場需求間微妙均衡的Citterio 每一次出手都是不會出錯的好品味。
設計師 Arne Jacobsen 阿諾 杰克森
本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北歐建筑師暨工業設計大師之一,亞諾杰克森是丹麥功能主義的倡導人,后與Le Corbusier、Mies van der Rohe 及Gunnar Asplund 等其他歐洲設計巨擘共同主張簡約設計風格。他將自身對建筑的獨特見解延伸家具與居家用品,并為一手繪制的建筑結構裝點添色,因而催生出如The Ant、The Egg、The Swan、The Oxford chair 等家具曠世之作,以及雅宅、工廠、展示間、織品、時鐘、壁燈與門把等無計可數的多元創作。
設計師Aurelien Barbry 奧瑞利安包柏瑞
回溯起法籍設計師Aurelien Barbry 的精采生涯,曾于丹麥廣播公司位于哥本哈根的新總部大樓設計人,法國建筑之星Jean Nouvel 旗下擔任多年的主要設計師工作。
此后,Aurelien 成為獨立設計師,并已有多件全球聞名的作品成就,最常見的為黑澤之美的鈦金屬系列作品。
設計師 Azumi Studio
Azumi 為設計師Shin Azumi 和Tomoko Azumi 所組成的設計團隊,1995 年成立于倫敦。
Azumi 1965 年出生于日本神戶,1989 年畢業于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產品設計系,1994 年于英國皇家藝術大學,取得工業設計碩士學位,1989 - 92 年期間,于NEC 個人電腦設計部門工作; Tomoko Azumi 1966 年生于日本Hiroshima,1989 年畢業于京都藝術大學環境設計系,1995 年于英國皇家藝術大學取得家具設計碩士學位,1989 - 1992 年間,于Kazuhiro Ishii 建筑事務所,和Toda 建筑公司設計部工作。
設計師 Bartoli Design
Bartoli Design 是六位專業的設計師,結合而成的代名詞,成立于1999 年,由設計師Albertina Amadeo,Anna Bartoli,Carlo Bartoli ,Paolo Bartoli,Paolo Crescenti 和Giulio Ripamonti 所組成。曾經都是杰出,獨立執業的設計師,如今彼此共同為著設計專案合作,包括Arclinea, Arflex,Colombo Design,Confalonieri,Deltacalor,Kartell,Kristalia,Laurameroni Design Collection,Matteograssi,Multipla,Rossi di Albizzate,Segis 等知名品牌都是其客戶。曾推出多樣設計作品,屢受好評。
設計師 Bertjan Pot
設計師Bertjan Pot 來自荷蘭,生于1975 年,是目前荷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新生代設計師之一。 Bertjan Pot本質上是位愛好材料實驗的設計師,其創作靈感來自于纖維微觀研究,他曾說:“我所有的構思都來自于材料的實驗,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Pot認為自己的創作風格迥異與設計理念充滿劇本變幻的義大利設計師迥異,不過,看看他所設計的幾件作品,你應該不難發現,其設計風格也不乏幽默感,與荷蘭設計品牌【 Moooi】以碳纖維材質合作開發出來的燈具Random Light,更讓他迅速地打開國際知名度。
設計師 Blasius Osko & Oliver Deichman
HBlasius Osko 和Oliver Deichmann 于2005 年創立Osko + Deichmann,主要致力于家具設計的創作,在此之前,他們于1998 年創立了WUNSCHFORSCHER 設計公司,曾與西門子、SAP、奧迪、Glamour 雜志、Sony Ericsson 及MTV等公司進行過合作。而Osko + Deichmann 的作品曾在巴黎的羅浮宮、Vitra 設計博物館、Cube Gallery、MoMA 博物館以及Guggenheim 博物館進行過展出。其作品SushiRolleru 也被德國Hygiene 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
設計師 "Bluezone 設計團隊"
1997 年,家具品牌Kristalia 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門Bluezone,來負責進行產品的研發,新材質的運用,和新式技術的開發等工作,這個工作團隊,包含了許多專業的設計人員、技術人員所組成,不但具創造力,也擁有許多在設計領域中的實務經驗,推出作品包括:Easy、Slim、Olivia、Dot System、Bureau、Dot Wardrobe、Fifty、Slim Stool、Dizzy。
設計師 "Carlo + Benedetta Tamborini"
Carlo Tamborini 和Benedetta Tamborini 的雙人組合,Carlo Tamborini 1958 年生于義大利米蘭,在畢業于米蘭European Institute 之后,1993 年開始設計職涯,從事室內設計、展場空間等專案,期間也曾與許多建筑師工作室、和米蘭Lissoni Associati Study 等合作,1991 年起,合作產品設計的廠商包括Fontana Arte,Pallucco,MOS by
Glas Italia Coro, Artelano。
Benedetta Tamborini 1970 年生于義大利米蘭,她的專業背景始于1993 年在家族企業中,從事棉織品的生產,其后以設計師身分,和許多制衣公司合作,以及擔任Ballantyne Cashmere 的設計總監,如今身為Fogal,Oche Bianche,Descamps,Hotman 等公司的設計統籌,并自2006 年起,同時兼任米蘭European Institute 針織設計的授課教授。
設計師 Carlo Bartoli
1931 年生于Milano 的義大利設計師,畢業于Politechnic 大學的建筑系,其后展開其設計生涯,包括建筑、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家具設計、消費性用品等等,皆為其范疇,曾與知名品牌如Accademia、 Antonangeli、Colombo Design、Con & Con、Kartell 等合作推出設計新品,也曾擔任Colombo Design 和Segis 公司的藝術總監。其設計作品曾獲許多設計獎項殊榮,并被博物館列為永久館藏。
設計師 Carlo Borer
1961 年生于瑞士Solothum,高中畢業后,Carlo 即開始往傳統藝術家這條路邁進,對于3D 物體的研究熱情,他開始嘗試以聚酯塑料、木料、鋁、金屬等素材,從事家具制作,起初只是為家里打造家具,無意中卻造就了一系列作品。 1993 年設計的Etienne Louis,也成了許多博物館珍藏的作品之一,在Etienne Louis 帶來的成功鼓舞之下,Carlo 繼續拓展他的設計領域至椅子、花器、風扇、郵箱等家飾作品,知名作品Otto 風扇推出后,在歐洲非常受歡迎,Carlo 的設計上,以形隨機能為其精神,重視造型設計和實用機能的相輔相成。
設計師 Carsten Gollnick
1966 年生于德國柏林,1992 年畢業于德國布朗斯威克大學的Screen End of arts,并取得工業設計師的文憑,1996 年起曾任韓國設計振興學院的客座教授、德國基爾的Muthesius university 講師,1997 年后于德國漢堡成立設計工作室Carsten Gollnick,后遷往柏林。對于設計始終充滿熱情的他,作品中經常可見清楚的輪廓、和豐富的結構性,細膩中、兼富優雅柔美,也讓其作品格外的擁有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 上一篇:中國古典家具蒙古族家具
- 下一篇:詳解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家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