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用“工匠精神”磨礪品牌價值
7月1日至4日,被視為紅木行業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盛典”的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將在北京舉行。與往屆品鑒會一樣,國內一線紅木品牌企業發布家具新品、展示品牌形象、同行交流。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紅木資源日益短缺,紅木家具工藝價值日益顯現。消費者在展會上不僅能欣賞到行業內的紅木精品,也能感受到紅木家具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感受紅木“工藝價值”的魅力。
行業精品薈萃
據了解,出席本次中國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的企業,都將攜帶“精品”參與。例如以仿古風格見長的伍氏興隆、北京行之行、名佳蘇作高器型家具,還有將仿古家具融入當代生活,在材質、工藝與技法上銳意創新的北京元亨利等。另外,友聯、太興等品牌將在紅木家具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上創新,引導當代生活新方式。
今年上半年,國內紅木市場行情冷淡,這正是品牌企業苦練內功的好時機。元亨利董事長楊波表示:“市場低迷,企業更應打磨品牌。紅木家具行業最能體現出工匠精神,因為這個行業需要靜下心來,只有不偷工、不減料,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得住寂寞,才能把紅木家具做成精品、神品。”
工藝提升紅木價值
資源日益緊缺,珍稀木材更應被珍惜。而在低迷的市場下,一些逐利企業粗制濫造,以低價取勝,造成消費者很難理解紅木行業的工藝價值。但工藝價值往往勝于材料價值,這在拍賣市場上體現最明顯。在2010年的一場古典家具拍賣中,因為工藝水平的差距,一張一米長的翹頭案拍出1000多萬元,而另一張2.5米長的大獨板翹頭案只拍到了580萬元。在當時,大案制作成本要高于小案30—50倍。
楊波表示,近兩年品牌企業在工藝上都大幅提高,原因是過去招工難、現在找活的多。在市場行情的激勵下,企業要求員工出好作品;要求高,所出的產品才能越精致,收藏價值越高。
延伸閱讀:元亨利:紅木家具行業的引領者
展示紅木精品 傳播傳統文化
新京報:今年元亨利帶來什么樣的作品進行參展?
楊波(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此次元亨利推出紫檀屏風“琴棋書畫”,這件作品首次用8厘米厚的料進行深雕,用了3年時間。因為硬木深雕涉及到刀法、干燥等問題,為此還引用了日本的重器技法,工藝非常嚴格,目標是做出傳世精品。
在展位設計上,展示家具新作的同時將呈現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例如國禮級別的大宋官窯工藝瓷器、宮廷地毯、知名藝術家的書畫作品、傳統奇石文化、紅茶、巖茶、普洱茶的沖沏技法與品茗文化等,讓觀眾在現場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氛圍。
新京報:如何看待目前的紅木市場消費趨勢?
楊波:隨著消費群體的日益年輕化,明式風格白酸枝家具日益被看好。白酸枝本身價值很高,紋理與黃花梨很像,但價格只有黃花梨的1%,在明晚期就被用來制作傳統家具,近年來在收藏市場也屢屢出現。白酸枝目前價格較低,不僅有使用功能,更有傳承價值,其升值前景有望超越目前同等類的家具。
(原標題:元亨利靜心磨礪品牌)
- 創立時間:1998
- 品牌分類: 中式
- 產地:北京市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