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cite id="lz59x"></cite>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video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video></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del id="lz59x"><span id="lz59x"></span></del><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ideo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video></var>
<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var><cite id="lz59x"><strike id="lz59x"><listing id="lz59x"></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lz59x"></menuitem>
<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var>
<menuitem id="lz59x"><span id="lz59x"><thead id="lz59x"></thead></span></menuitem><menuitem id="lz59x"></menuitem><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ins id="lz59x"><span id="lz59x"></span></ins>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var id="lz59x"></var>
<var id="lz59x"><strike id="lz59x"></strike></var>

堅守“工匠精神”打造極致紅木家具

導讀:
在5月結束的第十二屆深圳文博會上,祥利集團展品成為搶眼亮點,并一舉奪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的四項大獎,充分體現了他們在工藝、設計方面多年積累的深厚功力。由祥利集團投資興建的深圳紅木家具博物館近年來也成為深圳文化的新亮點、新名片。

在5月結束的第十二屆深圳文博會上,祥利集團展品成為搶眼亮點,并一舉奪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的四項大獎,充分體現了他們在工藝、設計方面多年積累的深厚功力。由祥利集團投資興建的深圳紅木家具博物館近年來也成為深圳文化的新亮點、新名片。

32323

作為中式家具的“品質擔當”,可以傳承百年的紅木家具素來是高端和品質的標志。而作為中國紅木家具的領軍企業,祥利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紅木家具制造企業之一,擁有1800多項專利,是中國五個紅木國標的起草者,在海外擁有16個紅木開料場,占有全國60%的緬花原材料。

深圳商報記者昨日采訪了祥利集團副總裁、深圳紅木家具博物館館長王溫漫。這位在祥利成長起來、對紅木文化有著發自內心摯愛的年輕女企業家,正以追求百年老店的“工匠精神”,讓老祖宗的經典藝術瑰寶在深圳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堅守“工匠精神”:

把細節做到極致就是勝利

34

記者:祥利集團從1982年創立,發展到今天已經34年,走過了紅木家具發展歷史的每一步,有過不少的起伏坎坷吧?

王溫漫:早年企業在香港從幾十個人開始起家,1992年搬遷至深圳,當時的觀瀾荒山野嶺,人口稀少,我們也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逐步由100多人發展到現在有三大分廠、員工2000余人,全國280多家旗艦店,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現在集團旗下有四大品牌:友聯為家、祥利為家、祥利東方、千齡木。但無論如何變化,始終堅守的是對品質和細節的不懈追求,對每一件產品師傅們都把它當做工藝品來做,不斷沉淀、修煉內功。

記者:這種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當下的流行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傳揚,使人們重新去審視自己的工作。你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

王溫漫:“工匠精神”的內涵指四種狀態,即精益求精、嚴謹、耐心、敬業。而對于我所從事的紅木行業,我覺得“工匠精神”還需要加上一個關鍵詞“學習”。因為,工藝的境界無窮無盡,知識的更新不會停息,我們需要保持一種學習的狀態,才能把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

祥利集團在30多年的家具制作中,最核心的就是對品質和細節的極致追求。無論是生產、雕工、油漆等哪一方面,均是嚴格把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產品品質是一流的,只有這樣才會出廠。紅木家具制作流程非常復雜,需經過6大工藝108道工序。但相應工序卻沒有歷史的文字記錄,對于每道工序的把握,每位師傅的理解也不同。為此我們根據長期的制造經驗以及明清家具專家的建議,形成了一套標準工序,對工藝流程做了詳細說明,強制大家在制作中堅持標準化。只有依托工匠精神,才能催生工藝精湛的產品,使紅木工藝的精髓得到更好的延續,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可以說,工匠精神是我們集團最大的亮色。

記者:發展匠人精神,也要尊重匠人精神,分享技藝成果,在這方面你們做了哪些努力?

王溫漫:我們尊重每一位師傅的每一個作品、每一份工藝,這也是我們集團的一種文化傳統。對工藝高超的師傅,會給予相對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同時每年舉辦工藝大賽,讓師傅們當場競技,激發他們追求卓越的精神,“匠心”突出的員工會獲得高度的認可和獎勵。

在創新的同時,對紅木傳統的保護也很重要。紅木本身的榫卯、雕花、大漆等工藝都是極好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把它傳承下來,并不盲目跟風。這方面我們有自己的堅守。比如生漆是最好的保護涂料之一。真正對紅木家具是有保護作用的,用了幾十年后能讓家具依然亮麗如新。所以我們始終不用時下流行的打蠟,若干年后消費者就會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我們就是要做家具界的“傻子”,因為只有把所有產品每一點細節都做好,踏實地把品質做到極致,消費者一定會越來越認可。

促進工藝傳承:

打造紅木教育“黃埔軍校”

432

記者:你們的紅木家具博物館辦館模式頗為新穎,給人印象很深刻,是否有對家具文化傳承的考慮?

王溫漫:我們的博物館于2014年5月8日開館,當時就作為文博會的分會場亮相。開館短短兩年,游客數量已達到十幾萬人次。一樓是歷朝歷代展區,市民可以清晰地看到紅木家具歷史發展過程,了解中國的家具文化;二三層是紅木家具精品展示廳,四五層為紅木家具研發中心,目前正在處于完善階段。

在約2萬平米的博物館里,我們設置了王世襄紀念堂、手工坊、鎮館神木、董事長戴家林珍寶館、各地收藏家捐贈的藝術品以及工匠師傅精心制作的根雕、木雕作品等。這些展示,與紅木文化、書畫文化、香道等與人類家居環境息息相關,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在辦館模式上則采用生活館、樣板間的形式,讓紅木文化獲得延伸,市民去看這些家具的時候感受會更深。現在,這種新型的辦館模式越來越引人注目。

我希望博物館不僅是一個文化的展示場所,所以兩年來舉辦了大大小小的活動80多場,比如近期的紅木高峰論壇,邀請了濮安國、周京南、曹靜樓等近200位紅木界行家來探討紅木工藝的發展方向。論壇上,我們還和一帶一路國家代表簽署了觀瀾紅木國際公約。以后還會經常舉辦一些促進行業發展的全國性高峰論壇。

記者:深圳是一個勇于創新的城市,深圳企業也同樣如此。在紅木家具的教育培訓方面,祥利集團也有新創舉,走在了全國前列,這其中又有什么樣的初衷?

王溫漫:今年4月14日,深圳紅木家具博物館與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正式達成學歷教育戰略合作,這意味著將開設首批擁有學歷資格認證的紅木類專業,紅木從業人員將有機會獲得相應學歷資格及證書。目前,國內尚未有高校開設的、有學歷資格的紅木類專業。因此,這次戰略合作可以說是一項創舉,在業內影響很大。

紅木工藝作為中國特色文化的一部分,需要積極地去促進發展。當下紅木工藝的傳承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學習周期長、工藝流程缺乏系統性等。我們希望通過與高校合辦紅木類課程、頒發有效的學歷資格文憑,激勵喜歡家具的年輕人去學習這項工藝,同時也促進紅木工藝正規化、系統化。希望通過這個途徑,將紅木工藝納入中國教育體系,從根本上促進紅木工藝的傳承和發展。而此前,祥利集團于2012年已經成立了祥利商學院,開始做管理創新。現在在全國280多個店,新的導購、店長的學習課程,都有統一標準和課件。我們就是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打造紅木教育“黃埔軍校”。

延伸閱讀:紅木家具大師對話 暢談匠心與良心

提升創意內涵:

靜心凝聚獨特紅木文化

記者:傳統的紅木家具和紅木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當下時代,新的創意和文化內涵才能讓這個行業走得更遠。

王溫漫:盡管紅木家具的古典藝術魅力堪稱完美,但是對于現代人而言也需要與時俱進。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喜歡紅木家具,我們的設計團隊在現有基礎上,加入了不少軟裝產品,讓整個產品感覺既時尚又實用,設計夸張而有度。祥利集團各個時期的家具風格是有變化的,但都與當時的家居格調相適應。今年我們推出了一個新中式品牌——祥利東方,就是具有后現代風格的作品,體現了多元化、時尚性強、高端簡約的特色。

紅木家具有四大評判標準,即“型、材、藝、韻”。型指家具的外型,就是家具給人的視覺美感;材指家具的材質,在一定程度了決定家具的價值;藝就是紅木工藝,保證了家具的實用性;韻指紅木家具在“型、材、藝”的基礎上展現出的獨特的風格與神韻。

在這四項指標上,我們堅守材質和工藝,把創新的力度放在“型”和“韻”上。紅木家具的外型是時代的產物,明時簡約、清時繁復、民國時歐化,都是跟隨著人們的心理和審美變化而變化的。我們的設計師團隊已經通過努力,取得了1800多項專利。他們結合人們的審美和內在需求,努力打造適合人們現代生活環境的“韻”和氣質。

記者:憑借工匠精神和銳意創新一路行來,您對企業未來的期許是什么?

王溫漫:我希望我們憑借工匠精神和創新理念,做出百年老店、百年品牌。國際上有許多品牌,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仍一直廣受追捧。如創立于1732年的英格蘭韋奇伍德瓷器,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售價非常高卻供不應求,被視為英國國寶。這都與其精湛的工藝、精美的藝術風格和不懈的創意設計息息相關。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工藝精湛、品質高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工藝家具。不僅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產品,更希望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紅木文化。面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必須要靜下心來練內功,百年老店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記者:何文琦 原標題:堅守“工匠精神” 把紅木家具做到極致)

  • 創立時間:1992
  • 品牌分類: 中式
  • 產地:廣東省深圳市
  • 服務熱線 :800-830-9976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